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1/11/14

【游泳分享/教學】必看 ! 泳技大公開-蛙式手腳配合

你知道蛙式正式比賽中的水中大蛙出發嗎 ? 你知道蛙式的手腳應該如何配合嗎 ? 延續上一篇文章的內容,今天就和大家詳細介紹 !

 游泳規則與歷史 

  在蛙式的正式比賽裡,出發動作不僅僅只有跳水,還包括大蛙出發。國際游泳協會( F.I.N.A. )規定,自由式在跳水出發後可以在水裡做潛泳,但距離不得超過15公尺;仰式跳水出發後在水裡可以做仰潛,但是頭部應在15公尺處露出水面;蝶式跳水出發後的潛泳動作可以使用蝶腿和最多一下蝶手,總距離一樣不能超過15公尺。而蛙式的大蛙出發,除了一樣有15公尺的距離規定,水底下的潛泳動作更有明確的限制,選手從跳台入水後的水下動作只能做一次雙手同時划臂、一次蝶腳、一次蛙腳,並且蝶腳必須在蛙腳之前完成。

( 水下大蛙動作 / 圖片來源 : Pinterest )

事實上,在2004年之前官方承認的大蛙出發並沒有包括蝶腳,但是就在日本名泳將北島康介於雅典奧運的爭議事件後國際游泳協會( F.I.N.A. )改變了規則,開始允許選手可以在開始與每次轉身使用類似蝶泳的腿部動作。該事件要從2004年的雅典奧運說起,北島康介於當年的100公尺蛙泳與200公尺蛙泳獲得金牌, 但是當時的游泳姿勢引起許多人的討論, 一些人說他的出發和轉身加上了類似蝶泳的移動方式,這是當時游泳規定所禁止的, 因為這件事北島康介的對手曾正式提出抗議,但是北島不曾因此在比賽中被取消資格。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或許是因為連奧運會都默認此動作,2005年開始,世界賽開始允許選手在開始和轉身使用類似蝶泳的腿部動作,但是蝶腳必須要在雙手分開之後才能動作,2017年國際泳聯修改了該規則,允許蛙式選手在大蛙的任何期間使用蝶腳(必須在蛙腳之前)。

( 日本名將北島康介 / 圖片來源 : Pinterest )

  自從大蛙出發動作融入了蝶腳,蛙式的速度得到明顯的提升,自規則修改以來,美國NCAA男子100碼和200碼蛙泳的紀錄提高了約 4%,至今奧運會與所有國際的蛙泳賽事,大蛙出發已經是一個主流的出發方式,除此之外,它也是重點的訓練項目之一。如果你對於游泳的速度和效率有所追求,大蛙出發是你不可或缺的選擇。

資料參考 : 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C%97%E5%B2%9B%E5%BA%B7%E4%BB%8B

請繼續往下閱讀

( 關於大蛙出發如何操作與練習會在之後的文章跟大家介紹分享 )

 

游泳教學與分享 

 

蛙式手腳配合重點解析

A.  標準的蛙式節奏

完成一下划手後配合一下踢腳夾水,漂 2 到 3 秒後接著繼續一下划手一下踢腳夾水,每一下划手都要換氣。

請繼續往下閱讀

小叮嚀 :

  1. 這是目前最常見的蛙式節奏。
  2. 一下手二下腳或是三下腳是常見訓練蛙式的方法,可以訓練憋氣、漂浮的控制力、蛙腳夾水效率.....等,但真正在游泳的時候建議選擇最有效率的一下手一下腳。
( 示意圖 / 圖片來源 : Pinterest )

B. 游蛙式先從划手開始

蹬牆出發先划蛙手或是先踢蛙腳都可以,若不做大蛙出發,建議出發後從蛙手開始游,因為剛出發的身體位置還不好掌控,這時候蛙腳也很容易踢空。

( 示意圖 / 圖片來源 : Pinterest )

C. 游泳施力的媒介-

游蛙式的時候,蛙手抓水和蛙腳夾水需要依靠水的阻力施力,如果蛙手划出水面或是蛙腳踢出水面,使大量空氣進入水中產生水花容易造成前進無效,這時候可以試著將手腳施力的方向再往水下調整一些。

蛙式手腳配合分解動作

蛙手四步驟 : (a)向外抓水、(b)向內抱水、(c)向前伸直回復、(d)雙手併攏不動

蛙腳四步驟 : (e)向前勾腳、(f)左右翻開腳背與腳踝、(g)向後踩水與夾水併攏、(h)雙腳併攏不動

將以上兩者的分解動作排列組合,以下為其中最有效率的組合 :

1. 雙手向外抓水時雙腳併攏不動 (a)+(h)

這個步驟是為了抓住更多水,以利後續抱水可以更好施力,但是這個步驟本身不但不會產生動力,對於前進還會造成阻力,除了需要慢慢、輕輕的做,選擇適當的時機也很重要,而這個時機就是在夾完蛙腳雙腳併攏漂浮的過程、準備要划手抬頭換氣之前,並且雙腿保持伸直併攏減少腿部的阻力產生。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