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智勝
外號「大師兄」,中華職棒最頂尖打者之一,出身La new熊隊(現樂天桃猿前身),生涯後期轉投中信兄弟;臺灣純本土養成的超級重砲,3度榮膺全壘打王、千安、百轟、百盜俱樂部成員;2016年以自由球員身份成功轉隊締造聯盟新猷,中職生涯300轟紀錄的強力挑戰者。
原文於2021.11.15 首發於 TSNA 卓子傑專欄,經同意後轉載。
正文:
性烈如火的強打少年、國際戰場上的金牌英雄、久歷風霜完熟的球隊領袖,林智勝的棒球生涯跌宕多姿,精彩的像醇厚的烈酒,啜飲一口就讓人難以忘懷。
業餘時期就是廣受矚目的潛力新星,在大物雲集的2003年代訓選秀夢幻梯隊上以狀元之姿降臨中職,他命中注定成為孱弱熊隊的救世主,更被期許扛起中華職棒次世代指標球星的招牌,林智勝的頭頂散發著光芒,但眾人看不見的是他肩上無形的重擔。
作為冉冉上升的新星,他有成績優異卻不知為何而戰的迷惘,這種迷惘只屬於強者,但卻讓他無法充分感受打棒球的樂趣;作為性格浪漫又能力超群的天子驕子,隨關愛而來的禮遇會讓人不自覺養成習慣;年輕時,因為壓力而飲酒,他會帶著醉意飄飄然上場,卻仍能用手中的球棒讓質疑聲浪靜謐,教練也不多說什麼,因為他還年輕,有的是大把青春揮霍,最重要的是,他擁有傲視群雄的真本事!
林智勝從加入職棒起就一直謹記大哥林祖懷提點的「驕傲放在下巴,謙虛放在額頭」,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其實他的下巴一直都跟額頭一樣突出。
我記憶中的林智勝是2006年杜哈亞運那個前4次打擊皆墨,卻始終堅信自己前晚的夢境會成真、把握葉志仙教練給予的最後機會敲出金牌勝打的林智勝。
我記憶中的林智勝是2009年春訓減去大量體重,當我問他:「減那麼多不會影響長打嗎?」他驕傲抬起下巴自信回道:「你看我像會被這個影響到的人嗎?」隔週,他在羅東球場一棒雙破紀錄,出賽20場夯出10發全壘打,締造當時中職最快10轟和單月最多全壘打紀錄,那年他敲出31發紅不讓,也刷新中職本土球員紀錄。
我記得的是2015年世界棒球12強賽,那個被古巴國家隊總教練梅薩(Víctor Mesa)兩次採取捉放策略後仍微笑站上打擊區的林智勝,接著他用一發石破天驚的3分砲,讓梅薩笑不出來。
林智勝就是武俠小說裡的主角,是個儘管內心充滿不為人知的纖細與矛盾,上了戰場後振臂能使山河動、以大無畏精神力挽狂瀾的大人物,就好像金庸名著《天龍八部》裡慷慨豪邁的大英雄蕭峰一般。
2016年,我在南港中信園區會場親眼見證辜仲諒董事長為林智勝黃袍加身,他簽下一張中職史無前例的超大型合約,並旋即透過經紀公司發表個人商標的專屬商品,就好像蕭峰與遼國皇帝耶律洪基義結金蘭般;當他語出「從小就是象迷」起,他就成為過去孕育他成長茁壯的丐幫之公敵;數年後,行事風格迥異的蕭峰與耶律洪基無可避免的發生矛盾,兩面不討好的蕭峰則再也回不去自己昔日成長茁壯的地方。
林智勝天生是頭猛虎,年輕時,他可以一往無前撕裂對手、也會因義憤填膺衝撞裁判,如能摸順他的毛,他就能成為你所向無敵的利爪,過去洪一中總教練就是這麼作的,只要能打出成績,其他問題都不是大問題,坦白說,這確實會讓年輕好手產生「只要有才,環境能遷就自己」的錯覺。
古云:「兵強則不勝,木強則折」過於強硬的個性容易受到打擊是亙古不變的道理,昔日光芒萬丈的巨星,碰到2013年那場幾乎奪走他一切的車禍遽變、又經歷2017年的二軍急凍風暴,林智勝的年紀大了、際遇變了,在職棒戰場上,如過江之鯽的新銳逐年輩出,他不再有大把青春可供揮霍,那個直線向前、至死無悔的個性也開始有了轉變。
職業運動是個最難「靠勢」、純以實力說話的職場,但曾經意氣風發的林智勝憑藉過去的實績,居然在換血政策下一度淪為僅能憑代打博好感的板凳大將,他這才赫然驚覺「不是環境適應你,而是你去適應環境」的道理,十年苦參,不如一朝頓悟,所幸,他的體會來的並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