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歷史與知識
蝶腳除了是蝶泳的一部分,它也是自由泳、仰泳以及蝶泳出發動作中重要的一環。
蝶腳是目前已知最快的潛泳動作,在比賽尚未規定跳水出發潛泳的距離限制之前,有許多選手會利用蝶腳一口氣完成短距離的賽事,這在當時一直有許多爭議與討論,除了增添比賽的不公平性更破壞了比賽的觀賞性,其中,最為經典的例子就是日本的傳奇仰式好手也是日本體育廳首任的首長 - 鈴木大地,他在 1988 年漢城奧運的 100 公尺仰式決賽中仰蝶近 30 公尺才浮出水面,利用潛泳的優勢拿下該年的金牌,也是自 1932 年清川正二之後第二位在仰式比賽中奪得金牌的日本人。

面對越來越多的選手過度利用蝶腳的技術在突破成績、拿得獎牌,FINA ( 法語:Fédé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Natation 國際游泳總會 )決定改變規則,首先將仰式的出發潛泳距離限制至 10 公尺,1991 年再放寬至 15 公尺,也因此,鈴木大地成為了最後一位使用水下仰式蝶腳進行奧運比賽的選手。
Olympics 也特地做了一集影片專門介紹蝶腳的歷史演變,其中包括日本泳將,鈴木大地。
蝶式相較於其他三式更需要核心的力量,但不代表蝶式比其他泳姿還要難學,包括自由式的換氣、蛙式的蛙腳或是仰式的連續划手,每個泳姿都有自己的障礙以及關卡需要你去突破,如果你都可以克服上述三式中其中一項,那麼蝶式你一定也有機會可以征服,接下來我會帶著大家逐步的認識蝶式,希望大家可以從中學到東西而有所成長。
蝶腳重點介紹與解析
1. 蝶腳動作
膝蓋微彎,雙腿輕鬆的向上抬起並同時向下壓水,壓水的過程中腳背順著水流壓直,直到雙腿壓直即完成一下蝶腳。
小叮嚀 :
- 雙腿向上抬起時,膝蓋與腳踝盡量保持放鬆,能夠提高關節的靈活度,增加蝶腳的前進效率。
- 踢蝶腳時雙手夾耳後可以減少上半身的水阻並提高穩定度。
2. 蝶腳動力來源
產生動力的方式與自由式打水一樣,不同的是,蝶腳需要雙腿同時動作。利用腳背打直所產生的面積,由上往下壓水產生直接的反作用力進而製造動力。
小叮嚀 :
- 向下壓水時兩腳背除了打直建議也保持內八的狀態,左右腳的大拇指輕輕的靠著,可以增加向下壓水的受力面積並集中打水的動力。
3. 蝶腳會不會出水面 ?
依照使用時機的不同蝶腳可以分為兩類 : 1. 出發水下動作的蝶腳 2. 蝶式游泳的蝶腳 :
1) 出發水下動作的蝶腳 ( 捷泳、仰式、蝶式 ) : 建議蝶腳動作不出水面。
出發動作允許在水下進行,少了空氣的摩擦,蝶腳在水裡踢可以比水面上踢還要更快。
國外網友特定整理了菲爾普斯生涯前 3 名神乎其技的水下蝶腳動作
2) 蝶式游泳的蝶腳 : 蝶腳動作會隨著身體的起伏而出水面。
游蝶泳時,身體的位置會在水面的上下變換,蝶腳的位置也會因此跟著改變。蝶泳的節奏是划一下蝶手會搭配兩下蝶腳,因為隨著運動軌跡上下擺動的關係,一下蝶腳會在水面下踢;另一下則是會露出水面,關於蝶式如何手腳搭配,將會在之後的文章跟大家介紹。
可以透過 Speedo 的蝶泳影片觀察到,在游泳時蝶腳的位置會隨著身體擺動而上下變化
4. 甚麼是蝶腰 ?
蝶腰是啟動蝶腳的一種方式,也是力量傳遞的一種表現,力量從胸部、腰部最後傳遞至雙腳,讓整個身體呈現波浪式的擺動,雙腳再順著此上下擺動的節奏順勢踢蝶腳。
蝶腳若是汽車的引擎,蝶腰就是四個輪胎,引擎可以產生動力進而前進;輪胎本身雖然沒辦法產生動力,但是設計良好的輪胎可以讓汽車前進的更平順、更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