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1/11/24

「我可以的話,他們也可以!」曹竣崵不只是為了自己的「博士人生」

老實說,過去包括大學、碩士等階段,曹大帥都有點算是「半推半就」的去唸,但這次的博士攻讀之旅,卻是他發自內心、完全自主的進修過程,而會有這樣的改變,與他的父親、還有兩個兒子-曹祐齊、曹祐寧,有著相當大的關聯。

中壢小跑車

推阿岱!

Sonludolf Chen

推跑車一波!

對於台灣運動員的印象,相信我,很多人依然停留在「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階段,即使時代持續進步,還是無法在一時半刻間改變存在數十年的傳統觀念。

不過隨著資訊進步以及生涯規劃意識抬頭,許多運動員更能深刻了解「除了運動之外的技能」的重要性,也有更多人會選擇利用運動之餘的時間好好充實自己,前統一獅與兄弟象投手、現職台北城市科技大學助理教授的「曹大帥」曹竣崵,就是最好的例子之一。

請繼續往下閱讀

平時的曹大帥在工作之餘,目前也就讀於於桃園的國立體育大學體育研究所博士班,雖然整體名稱為體育研究所,但整個體育研究所其實有許多不同的研究領域,曹大帥並沒有選擇教練教學相關組別,而是挑戰了更未知的「運動社會學」的組別。

老實說,過去包括大學、碩士等階段,曹大帥都有點算是「半推半就」的去唸,但這次的博士攻讀之旅,卻是他發自內心、完全自主的進修過程,而會有這樣的改變,與他的父親、還有兩個兒子-曹祐齊、曹祐寧,有著相當大的關聯。

曹竣崵全家福/圖片來源:曹竣崵提供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有能力,就去拼

「在我小時候的年代,棒球隊給人的印象真的很差,」曹竣崵回憶道:「那時候只要老師知道你是棒球隊的,整個觀感和印象就不好,因為那個年代的棒球隊真的常常惹事,很多不好的事情一傳出來,大概就知道是棒球隊的人幹的。」

加上台灣校隊體系較為封閉、練習時間也很長,學生的知識水平更難以成長,曹竣崵在小學四年級要加入球隊時,就遭到學校老師反對,他們不希望當時學業成績不差的曹竣崵受到球隊的負面影響,不過因為實在太熱愛棒球,讓曹竣崵依然堅持加入球隊訓練。

確實,球隊長時間的訓練讓曹竣崵成績下滑,不過他的個人品行並沒有任何改變,曹竣崵的父親也知道自己的兒子最喜歡的事情就是棒球,所以曹爸爸也是全力支持,他只告訴曹竣崵:「你有能力,就好好在球場上打拼,同樣的,未來如果你有能力,也要好好把學業知識充實起來。」

請繼續往下閱讀

也因為這段話,讓曹竣崵很早以前就知道,他的人生,不會只有棒球而已。

 

爸爸當年的話,我能體會了

投入棒球訓練後,曹竣崵就暫時把重心轉移到棒球事業上,球員時期的他戰功彪炳,諸多豐功偉業自然無需贅述,包括在統一獅崛起、獲得「曹三封」美名、成功旅日加入中日龍、職棒生涯打拼超過10年等功績都是他棒球人生的榮耀。

這段期間,曹竣崵經歷過進學國小、美和中學、文化大學等求學階段,一直以來都是跟棒球為伍,不過也因為先前曹爸爸的那番話,讓他的心裡一直有顆種子-希望能在學術上有所成就的種子,也在他卸下球員身份之後開始萌芽。

「其實2016年考取台北市立大學體育學系的碩士在職專班,是有點意外的過程,」曹竣崵說道:「當時沒想太多就去考、也誤打誤撞錄取,當然在唸的過程中一定不太適應,畢竟過去都是以棒球為主,突然要轉換為研究生的讀書身分,還真的很不習慣。」

其實這就像是一般人突然要轉換跑道去打球一樣,任何不熟悉的事物,都需要經過一段不短的適應過程。

曹竣崵也說的直接,他表明:「即使是到了研究所,也不是我那麼『自發性』的選擇,當時的很多東西都是勉強的去完成它。」

雖說當年的研究所攻讀過程沒有百分之百的順利,但曹竣崵已經逐漸開始體會充實自己、增進學科知識的重要性,當年父親對他說的「有能力,就去拼」的想法,他終於能夠開始理解了。

 

跳脫舒適圈

曹竣崵一直認為自己是個相當幸運的人。

「其實我會進入台北城市科技大學任職,也是緣分,」曹竣崵說:「那個時候他們只是要找一位棒球教練,這沒問題,因為是我的專業。但沒想到後來他們有專任講師的缺,剛好我也有碩士學歷與相關知識,因緣際會下就開始自己的教職生涯。」

曹竣崵目前於台北城市科技大學任教/圖片來源:曹竣崵提供

在學校教學與在球隊中教球是截然不同的過程,課堂上的學生會與老師間有更多的互動,彼此互相切磋成長的速度是很快的。從當年研究所到現在指導學生,曹竣崵慢慢體認到自己還有很多東西可以學習,也因為這樣,「攻讀博士班」成為他慢慢建立的選項之一。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