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七六人在東區準決賽的失利,以及隨後發生的所有事情,我們或許可以說 ”The Process” 已經正式結束,至少將不會以我們所熟悉的方式進行。而在這個時間點,是時候來回顧整個「過程」的始末,以及中間發生的大小事,那些七六人的最好與最壞。
前情提要:Process的開始與結束,七六人的最好與最壞(II)
晴天霹靂
就在一切看似步入正軌之際,上帝似乎沒打算放過76人。在2016年的季前訓練營,新科狀元郎Ben Simmons不幸右腳骨折,歸期未定。而三年級生Nerlens Noel更在開季前幾天因右膝腫脹而需要進行手術,預計缺席3至5週。再一次地,76人選進的未來核心都因為大大小小的傷勢被迫休戰。而在生涯初期就遭遇這樣的傷病,對年輕球員來說無論是生理或心理上都造成極大的負擔。

在自由市場方面,76人網羅許多老將來輔佐陣中的年輕主力。他們先給了29歲的前夏洛特山貓搖擺人Gerald Henderson一張2年1900萬的合約,並從歐洲挖來控衛Sergio Rodriguez。前場方面,2014年選秀第12順位被76人選中的克羅埃西亞前鋒Dario Saric也正式來美國報到。撇開76人2016年的開季陣容,隊上基本上是以25歲以下的新生代配上年過30的老將所組成,76人希望透過母雞帶小雞的方式讓陣中年輕小將繼續成長,同時避免球隊薪資低於聯盟規定的薪資下限。
一個巨星的誕生
時間來到2016年的10月26日,76人在主場迎戰來訪的奧克拉荷馬雷霆。這是雷霆隊在Kevin Durant投奔金州勇士後的第一場例行賽,然而更重要的是,這是Joel Embiid—這位因傷缺席兩年的大物新秀,終於迎來其NBA Debut。全場超過20,000名觀眾湧進Wells Fargo Center,所有人都期待這位可能是整個十年最有天賦的年輕中鋒會為這支百廢待舉的重建球隊什麼樣的影響力。

然而Embiid並沒有讓大家失望,開賽四分鐘便以一記優美的後仰跳投投進其NBA生涯第一個field goal,隨後更在防守端賞給Russel Westbrook一記麻辣鍋,此時全場的情緒也來到最高點。上一次76人有這種光景是什麼時候?Andre Iguodala的飛扣?還是Jrue Holiday的快手抄截?儘管76人最終還是沒能贏下比賽,不過這似乎也沒那麼重要了。Embiid用1場比賽就讓所有質疑他的人閉嘴,在短短22分鐘的上場時間就攻下20分並抓下7個籃板外加兩記火鍋。這也讓大家意識到,76人這季真的不一樣了。
然而除了Embiid,另一名年輕中鋒也逐漸展露頭角,不過不是2015年的探花Jahlil Okafor,而是同年第二輪才被選進的Richaun Holmes。Holmes靠著不錯的機動性以及拼勁成功擠進總教練Brett Brown的輪替名單,甚至在Embiid輪休時擔任球隊的先發中鋒。
8分鐘對我而言綽綽有餘
而這也讓正在養傷的Noel在球隊的定位略顯尷尬,原本前面就有Okafor與Embiid兩位中鋒卡著,現在又冒出一位Holmes,中鋒位置上過度擁擠也是76人必須面對的問題。當Noel在12月正式復出時,球隊已經沒有他的位置了。在其回到球場的第二場比賽中,Brown只給了他8分鐘的上場時間,這也成為壓垮Noel離隊的最後一根稻草。Noel在賽後記者會也忍不住抱怨道:
我並不是一位只能上場8分鐘的球員,所以我根本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我不在乎我跟誰在場上,我只需要時間在場上打球。8分鐘對我而言綽綽有餘,這實在是太誇張了,我們需要處理這個問題。
而在發表完上述言論,Brown索性在下一場比賽直接冷凍Noel,並宣布Noel已經不在球隊輪替中。76人也在交易截止日前將其交易至達拉斯獨行俠,換回Justin Anderson, Andrew Bogut以及2017年前18順位保護的首輪選秀權。76人在Process開始後選進的第一位核心球員就這樣草草被打包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