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球隊成立過程與背景
2021年5月21日,PLG聯盟通過兩支新球隊加盟事宜,5月25日高雄鋼鐵人宣佈正式成軍,以高雄市鳳山體育館作為球隊主場。2021年10月4日,鋼鐵人宣佈董事長改由黃哲寬接任,同月18日宣佈總經理張至言上任,原任鄭明元轉任發展顧問。
2021年11月,傳出球隊最大股東的資金來源來自中國,鋼鐵人球團立即作出澄清,將配合政府各部門調查,期望各界能將目光焦點多投注於籃球本身,將資源放在球員與相關產業鏈上。
總結來說,高雄鋼鐵人是由在地多元領域產業(多股東形式成立)組合而成的球隊,由多方集資而成,並且共同經營的模式,當然身為台灣與在地的籃球支持者而言,當然都希望出資方都來自於這座島嶼、這個國家的團隊來經營。最重要的是,如何整合資源,發揮出對於球隊最大的效益,建立起一支強悍的在地籃球隊伍,回饋給在地民眾與支持者,我想這才是高雄在地球迷都期待盼望的事情。
3.鋼鐵人球隊的話題
在張伯維因酒駕肇事登上新聞版面,被球團處以禁賽一年,減薪三分之二之後,鋼鐵人球團不知是否為了彌補本土球員的空缺,以及試圖在廣大PLG球迷之間的形象扳回一城,先是以2023年首輪選秀權交易至桃園領航猿,換來中華隊後場彭俊諺,接著以2022年首輪選秀權向富邦勇士交易來同樣是後場位置的王律翔,一時之間引起不少話題性。

無論如何,已經交易來的球員成為事實,至於將會變成球隊的強項或是弱點,則將會成結果論,就即戰力而言,球團第一年的陣容,就少了一名射手張伯維,勢必得趕緊補強的箭在弦上,拿未來選秀權去換彭俊諺與王律翔,不失為增加球隊後場替補深度的一個優秀選項。只是萬一鋼鐵人本季戰績墊底的話,明年首輪的狀元選秀籤,直接就落到對手富邦勇士的口袋裡,到時候會有什麼樣的故事可以寫,相信許多球迷都等著看好戲,彭俊諺與王律翔能為鋼鐵人帶來多少影響力?是否值得球隊付出連續兩年的首輪選秀權,在隨著球季開打之後,我們可以再針對兩人的表現來定義這次的交易價值。
在不被外界看好的情況下,鋼鐵人的帳面戰力,可能排在PLG聯盟六支球隊的後段班,甚至被許多人認為有非常大的可能性墊底,無論如何,這一季是鋼鐵人由球團高層到球員本身,可以充分證明自己,打出身價的好機會。
4.焦點人物&X因子
根據PLG聯盟現行規章,每隊共可註冊3位洋將,單場比賽登錄2人,4節內共可上場7人次,第4節則採單洋將制,比起T1 League,更注重「本土球員」發揮空間的PLG,除洋將之外,決定球隊勝負的關鍵人物,往往在本土陣容的頭號球星身上,而鋼鐵人方面不用多說,綽號「男模」的三分射手呂政儒,就是鋼鐵人對的觀戰焦點。由熱身賽對上上季冠軍富邦勇士的比賽,就可明白火力全開的呂政儒,完全擁有宰制比賽勝負的球技與能力,在單場只能登錄兩名洋將的限制下,呂政儒在正式開季時於攻守兩端的重要性,必定會更加吃重。

至於「X因子」方面,選秀榜眼陳又瑋,我覺得會是鋼鐵人是否能突破聯盟爐主位置的潛在因素,雖然身為球隊陣中的控球後衛,但是自身擁有不俗突破技巧,投籃也有一定水準的陳又瑋,假如教練團能夠給予他更多的開火權以及出手信心的話,相信陳又瑋可以成為除洋將以及呂政儒之外,球隊的第三穩定得分點。由熱身賽的內容看來,陳又瑋的球技是完全可以勝任的,就看心理素質是否能調整到球星等級的態度了。

5.球隊目標
鋼鐵人除了需要與加盟的三位洋將進行磨合之外,擁有少數職籃生涯經驗的本土球員陣容,想必開季會有很長一段的時間需要累積實戰經驗,加上場外紛紛擾擾的流言蜚語影響球隊形象,相信從零開始,一步一步建立高雄在地球迷可以認同的球隊文化與精神,並且成功打進PLG季後賽,我想可以作為鋼鐵人球隊的短期目標。
背負鋼鐵之名的隊徽與意志,鋼鐵人全隊上下都需要打出證明自身價值的態度與戰績,即將開始的PLG旅程,以黑馬之姿能夠寫下多少歷史,整個高雄,甚至南台灣的球迷們都引頸期盼著,放手一搏,展現永不放棄的決心與精神吧!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