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1/12/13

中華職棒32年 樂天桃猿釋出名單預測

隨著刺激的賽季結束,職棒的看點也從紅土上轉移到了辦公室裡,而球員異動不只有自由球員市場,每年的釋出名單也同樣受到關注,尋求改變的樂天桃猿有那些球員可能會在賽季後不被續約呢?

作者:肖恩

佳偉

林知譽、黃敬瑋、許禹壕:生涯首打席全壘打......

偶爾還會重溫這三個人首打席的畫面,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肖恩

都是首戰即巔峰⋯⋯

Yuchi Huang

季初以為劉昱言修好了,結果曇花一現,蘇年紀跟表現應該還可以期待,但賴智垣萬昭清還投不出成績就很危險。黃敬瑋內外兼修還有機會撐一下。不過都提到詹帥,陽大哥應該也不遠。

suw77097

陽大哥??

何裕安

芋圓去年就危險了 今年看起來很難留住
至於這名單 有三個生涯首打席HR
我親眼見證了兩個 然後 就沒然後了
黃敬瑋可能還有留校察看的機會
另外兩個可能真的要掰了 因為已經沒他們位置

在三連霸之後,樂天桃猿陷入了主力疲勞,新人經驗不足的局面,因此這兩年的球隊方向十分明確,那便是盡可能在不過度犧牲戰績的情況下提供新人更多的出賽機會以尋找未來的核心。

而球團易主之後,我認為在球員陣容上更有大破大立的可能,畢竟無論再輝煌的過往,隊新老闆來說也都是前朝往事罷了,而那些還未打出實績的「前」潛力股們地位只會更加危險。

請繼續往下閱讀

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今年可能出現在釋出名單上的球員。

 

投手:劉昱言、蘇俊羽

觀察名單:王溢正

投手表現是樂天桃猿去年最大的罩門,因此我認為球季末會選擇釋出一些長年無法拿出穩定成績的選手,空出更多的出賽空間來加速重建。

目前樂天桃猿名單中有6位左投,也各有各的特色,但當中有一個人的位置我覺得特別危險,那便是劉昱言。

請繼續往下閱讀

劉昱言今年在一軍有12場出賽,但整體表現並不理想,除了面對左右打成績落差不小以外,控球能力是我認為他面對到最大的困境,在二軍6年的投球中,只有只出賽了3場、4局的2019年能將WHIP控制在1.6以下,更是有兩年出現了四死球比三振多的窘境。

而目前樂天牛棚又有賴鴻誠、陳冠宇兩名高薪大將,留給其他左投手的空間非常有限。

蘇俊羽雖然今年在二軍表現不差,但已經兩年沒在一軍出賽,過去因為大小傷纏身表現也不穩定,7年的職棒生涯在一軍拿出實績的次數更是寥寥無幾。

請繼續往下閱讀

目前桃猿的先發前有曾仁和、黃子鵬、翁瑋均、張喜凱,後有李承禎、洪聖欽等人,是否還有蘇俊羽的位置有待觀察。

另外需要注意的還有王溢正,雖然兩次連霸時期的表現功不可沒,但畢竟就像開頭時所說的,都是前朝事蹟了,近幾年退化速度也超乎大家的預期。

目前還有一年約的王溢正至少還有一次證明自己的機會,至於如果明年還是無法拿出一定的水準,未來該何去何從就比較不明朗了。

 

捕手:許禹壕

早在2013年就進入職棒的許禹壕今年已經是生涯的9個年頭,當中只短暫在一軍出賽過幾次不說,今年的出賽場次還是生涯新低,而原因便是樂天桃猿越發完整的捕手陣容。

除了聯盟打擊最強悍的捕手二人組——林泓育和廖建富,守備見長的嚴宏鈞和張閔勛也有不少出賽的場次,更不用說後頭還有林家鋒等一票新人需要出賽機會,前後夾擊之下許禹壕極有可能已經打完他身著酒紅色球衣的最後一場比賽了。

而許禹壕最大,或許也是唯一的優勢便是他才剛滿27歲,正邁入巔峰的年紀,雖然目前的表現離樂天桃猿一軍還有不少距離,但也還不到退休的年紀,或許能在味全龍或甲組球隊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也說不定。

 

內野:董子浩

觀察名單:馮健庭

內野是樂天桃猿最穩定的防區之一,新一代的內野陣型也趨向完整,雖然林立轉行外野,但朱育賢、陳俊秀、馬傑森、林澤彬、梁家榮、林承飛等一票新、中生代好手基本上早已把四個位置卡好卡滿,二軍也有不少新人待命,因此我認為那些還沒拿出成績的球員會非常危險。

進入職棒的8年董子浩遲遲沒能拿出球團期望的表現,這段期間只在一軍出賽過4場,總計5個打席,不難看出他已經不在球隊未來的藍圖裡。

在守備上因為傷勢和移動能力基本上只能守一、三壘也大幅限縮了他未來的發展,經過今年在二軍令人失望的表現後,我認為董子浩的職棒生涯已經進入倒數計時了。

馮健庭會出現在這份名單相信出乎了不少人的意料,除了今年在二軍勇奪雙冠王,去年在彈力球加持之下甚至拿出了逼近4、5、7的超級三圍,怎麼看都不像會被釋出的人選,但我認為有一點不得不提。

馮健庭今年已經29歲了,進入職棒也已經的6年,但從未在一軍有過穩定的表現,「二軍王、一軍亡」的形象深植人心,出賽機會也一直不多,雖然看似是不被教練團器重,但另一方面也能看出桃猿隊內野的競爭之大。

而說到桃猿不被器重的二軍雙冠王,也有著前輩葉竹軒血淋淋的案例在前,因此和其他人不同,我認為如果馮健庭被釋出,或許對他來說會是生涯的轉捩點也說不定。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