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軍」在職業運動的世界是無上的榮譽,紐約洋基隊史多達27座冠軍,比第二多的紅雀(11冠)和第三多的運動家或紅襪(9冠)加總還多,可謂王中之王。這27座冠軍高度集中在1920年代至1960年代,在1923年至1962年共40個賽季之間拿了20座冠軍,平均2年奪一次冠軍。
本系列將分成四篇文章,洋基在這段盛世背後的故事,接下來就跟著【亨力考古】的腳步,來看看洋基如何從弱旅走向王朝。
不世出的長打怪物
1919年初冬,紐約洋基打出80勝59敗、美聯第三名,已經是這支年輕球隊9年來戰績最好的一年了。他們不曾贏過冠軍、隊史19年中11年勝率低於五成、跟老牌高人氣球隊紐約巨人共用主場、無別具魅力的球星,與「成功」和「鎂光燈」相距甚遠。
老闆Jacob Ruppert四年前合夥Tillinghast L'Hommedieu Huston買下洋基隊,他野心勃勃,去年找來Miller Huggins擔任總教練,確實收到了成效,但他還不滿足。
據說,Ruppert問Huggins,球隊要怎麼樣才能成功,Huggins給他的回覆很簡單,Ruth。
Ruth是誰?波士頓紅襪的天才小夥子Babe Ruth,原本是名震大聯盟的少年強投,19年賽季專攻打者,整季繳出打擊率.322、29轟的成績,刷新大聯盟單季最多全壘打紀錄,他此時也不過24歲,前程一片光明。
紅襪可說是美聯創建以來的強權,初期由名投Cy Young率領,拿下1903年首屆世界大賽冠軍,其後又4次奪冠,包含Ruth幫助下於1915年、16年、18年三度奪冠。
但從1918年奪冠後,紅襪老闆Harry Frazee開始出售陣中主力,其原因呢,通說是Harry Frazee投資音樂劇需要用錢,實際上他1916年買下紅襪,還有債務沒有付清。根據紀錄,紅襪這段時期每筆交易都換回現金,Frazee確實缺錢,而且需要現金。
▼前排右Harry Frazee、後排左Babe Ruth
這件事早就路人皆知,1918年將主力外野手Duffy Lewis和投手Ernie Shore交易去洋基,換回4名球員和1.5萬,1919年季中將主力投手Carl Mays送去洋基,換回2名球員和4萬美金。
之所以都是跟洋基談交易是有原因的,因為當時美聯主席Ban Johnson與Harry Frazee有嫌隙,從中作梗,連美聯5支球隊拒跟紅襪交易,當時美聯也只有8隊,願意跟紅襪交易的只剩白襪和洋基,而洋基比白襪更願意支付現金,自然成了紅襪的交易好對象。
而交易Babe Ruth有更多的原因,Ruth知道自己的價值,1919年跟紅襪談好接下來三年年薪是1萬美金,1萬美金在當時已經是天價,Harry Frazee 1916年買下紅襪時,也不過花了67.5萬。打完1919年破紀錄賽季後,Ruth再度要求年薪2萬。另一方面,Ruth肥胖、酗酒逐漸顯現,是名十足的問題人物,Harry Frazee忍受不下去了。
白襪願意為了Ruth交出球星「無鞋喬」Joe Jackson和6萬美金,洋基則願意給出10萬美金。Frazee沒太多選擇,部分債務還在1919年年末到期,只能選擇將Ruth賣給洋基。
Babe Ruth在1920年1月正式成為洋基球員,新賽季將會披上條紋球衣。這筆交易的結果,孕育出一名稀世重砲,建立起一代王朝,留下一段名為詛咒的故事。
黎明之前
位於曼哈頓上城的馬球場(Polo Grounds),建於1870年代,最初建造目的是拿來打馬球(Polo),不過最後卻成為紐約巨人繁盛一時的象徵。巨人於1883年入主馬球場,至1920年已經使用37年了。
1913年開始,馬球場迎接另一位主人-紐約洋基,只是在歷史悠久且高人氣的巨人前,洋基此時不過是個卑微的小弟而已。
直到Babe Ruth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