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早年與Reggie Miller的追趕跑跳碰,Ray Allen邁向名人堂之路(下)

當得知Curry離紀錄只有十幾顆的差距時,Ray Allen表示「跟自己與Reggie Miller相比,Curry已經抵達不同的境界」,大方給予稱讚。年輕的Allen也曾從Miller身上學到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懂得變通,但要「堅持」下去... ...。

👉 前情提要軍人父親的責任感教育,Ray Allen邁向名人堂之路(上)

回到東區後,重拾成功的絢爛尾聲

就在Ray Allen締造單季三分球紀錄的5年後,他投進了生涯第2562顆三分球,正式超越前輩Reggie Miller高懸多年的例行賽紀錄。

請繼續往下閱讀

「2561」這個數字,曾經由Reggie Miller保管了八年之久,直到被Allen承接,並且超越。

據說Miller那天還在波士頓播報賽事,作為TNT電視台的成員見證一切。

或許他曾想過「有那麼一天我的紀錄會被打破」,但可能沒料到會這麼快,而且對方當時還正值當打之年,彼此甚至在1990末期、2000初期交鋒過。

無論如何,Miller應該是開心的,多年後也擔任Ray Allen的入選名人堂的「引薦人」(presenter),對雙方而言都有著非凡的意義。

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我思考『自己的生涯會如何發展』時,Reggie(Miller)浮現在我的腦海,他是最合乎邏輯的模樣,」Allen回憶道。

「因此踏入聯盟之後,我就開始看著他、學習他如何作準備,從中了解事先打好基礎有多麼重要。」

請繼續往下閱讀

那些瑣碎但重要的片段,在Ray Allen心中埋下小小的種子,也讓「例行規劃」、「維持穩定性」成為他默默追逐的目標。

「我需要那種安定感,」他這麼說。

「三分命中率若要維持在NBA的前段班,這樣的習慣勢必少不了,Miller跟我都是如此。」

 

Allen的生涯初期正好碰到了Miller的尾聲,每回交手都讓年輕的自己吸收滿滿經驗,得以迅速成長。

但這樣的過程伴隨著痛苦,向學長們「繳些學費」自然無可避免。其中之一就是面對印第安納為Miller設立的重重掩護,往往令Allen勞心費神。

追逐、撞牆、躲貓貓,只要一不留神就會產生遺憾,看著Miller進球後餽贈幾句「金玉良言」,無疑是生理與精神上的雙重打擊。

Allen最終有沒有克服這一切?這個問題恐怕難以知曉,畢竟他總是給自己設立超乎常人的標準。

但那些地獄般的「追趕跑跳碰」並非毫無意義,Allen逐步習得這項式微的技藝,成功展現在自己的比賽裡,為日後的新進射手們樹立楷模。

除此之外,他還從Miller身上學到另一件重要的事,扭轉自己曾經過於僵化的思維。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規則,可以幫助人們學習經驗,至於『經驗』則有助於反過來打破規則。」

由於近距離接觸Reggie Miller,年輕的Ray Allen獲得不少啟發,其中「不拘泥於常規」可以算是最巨大的收穫。

因為Ray Allen的動作總是標準,宛如教科書一般漂亮,但是Miller的投籃就不見得如此了。

不過,Miller依舊能得分,得了好多好多分。

「為了找到穩定的出手模式,幾乎每個教練都會說『你必須夾緊手肘,要在某某方面多下功夫』,讓投籃似乎該有個固定的樣子,」Allen說。

「然後,我見識到Miller的投射,他的手臂沒有按照這些規則走。」

 

「當時我心頭一驚,NBA最好的射手竟然會這麼做,而且把罰球命中率維持在九成左右,三分球還保持在45%的高水準。」

自此以後,Allen領悟了新的道理,慢慢把自己提昇到不同的境界。

「這給我很大的啟發,讓我體會到『不論你能做到什麼,都要持之以恆』,堅持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與其拘泥於枝微末節,為了「有沒有符合標準」而天天傷腦筋,不如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模式,並為此努力鍛鍊,總有一天會看到成效。

也唯有如此,才有機會走出一條與眾不同的路,打造出屬於自己的故事。「堅持」,才是那最為核心,卻也最不容易達成的關鍵。

Ray Allen就是最好的例子。

 

接下來的事情,大家可能就比較熟悉了。

2007年六月,Ray Allen被交易至塞爾蒂克,超音速則換回以Jeff Green為首的組合包,並在當年的選秀會相中19歲的Kevin Durant。

32歲的Allen無緣跟Kevin Durant合作,但他得到了跟另外一位「Kevin」並肩作戰的機會。

在波士頓等著他的,是同樣出身南加州的友人,前「狼王」Kevin Garnett,與原本就隸屬於塞爾蒂克的Paul Pierce、Rajon Rondo等人。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