層巒疊嶂,巍然屹立。主要討論有興趣的議題或球員,偶爾跟風評論時事話題
最近Stephen Curry登上三分球王寶座(《峰嶺隨筆》實至名歸的三分球王Stephen Curry:淺談三分球演化史),更早一點有Chris Paul成為歷史助攻探花(《峰嶺隨筆》百尺竿頭更進一步:Chris Paul劍指生涯助攻、抄截榜眼),接著LeBron James即將挑戰生涯籃板、助攻破萬的成就,各路球星紛紛寫下屬於自己歷史。
要在累積數據方面有所進展,最重要的是有球可打,持盈保泰維持健康是首要之務,不過外在環境同樣重要。勞資協議破裂導致的封館向來是最大威脅,但這兩年COVID-19變成最大挑戰。疫情從2020年初開始席捲全球,各項職業比賽無不深受影響,NBA在2020年3月曾因疫情爆炸不得不暫停季賽。
雖然爾後在奧蘭多採用泡泡模式復賽成功,但這兩年各隊例行賽剩下72場左右,球星累積數據機會變少。例行賽減少之外,疫情打亂球員規律作息,休賽季時間減少許多;壓縮賽程導致體能消耗加劇、受傷風險增加,這些對生涯處於後期的球星非常不利。
經過快要兩年的混亂,本季好不容易重回82場的完整例行賽,但最近爆發的疫情又讓未來蒙上一層隱憂。最新變種病毒Omicron來勢洶洶,根據CDC預估全美有3%確診者是Omicron,近期NBA確診者也檢測出這種病毒。
從管理階層(暴龍總管Masai Ujiri,已打第三劑加強劑最終還是確診)、教練團(溜馬總教練Rick Rick Carlisle、國王代總教練Alvin Gentry)到球員(族繁不及備載)一個個中標,確診外各隊有許多球員因為安全協議而不能出賽。
夏洛特黃蜂、芝加哥公牛是最初受害者,不過布魯克林籃網、洛杉磯湖人、衛冕軍密爾瓦基公鹿災情同樣慘重,公牛活塞之戰更因能打的球員太少而被迫延期,公牛確診中鋒Nikola Vucevic幽默的發推文邀情活塞來場三對三鬥牛,發展聯盟有兩場比賽因為太少人能打而延期,疫情進一步擴散只是遲早問題。
即使NBA球員已超過97%完整接種(Kyrie Irving冷笑中),聯盟還是持續鼓勵球員注射加強劑。NBA大約有30%球員注射嬌生疫苗,目前看來是最容易遭遇突破性感染的對象。聯盟日前宣布12.17為加強劑注射的截止日,符合注射資格但沒注射的球員,將會面對包括比賽日當天快篩的嚴格檢疫規定。
多位不具名的球隊高層表示,確診數肯定持續上升,疫情最高峰還沒到來。上季NBA當局為了疫情的不確定性,一開始只頒佈半季賽程預留空間,本季沒有這種緩衝,最後能不能打完82場變成未知數。開季前聯盟跟工會達成共識,針對已完成疫苗接種的球員放寬安全協議規定,不過情況已經發生變化。
為了防範未然,聯盟在工會同意下於11.28-30這三天內,針對第一級人員(在球員15呎內工作的成員)實施每日快篩,不過只是暫時演練還沒全面實施,聯盟正在審慎評估重新實施的可能性。已有球隊開始實施新防疫規定,多倫多暴龍將在週六對金州勇士比賽開始執行。主要手段是加強配戴口罩規範,如果違反會請球迷離開,此外更成為第一支減少50%入場觀眾的球隊。
聯盟發言人Mike Bass發表了以下聲明:
就像全美各地一樣,專家預估聯盟內確診數會持續上升。不過我們持續和工會合作,根據科學和數據擬定防疫規範,在專家認可下持續調整防疫政策。
現在不確定聯盟會不會開始每天檢測,不過因為接種率超高、新型變種病毒症狀輕微,要推行加強劑有一定難度。公牛教練Billy Donovan説:
我們有一大堆球員在家不能打球,但是一點症狀都沒有。
並非每位染疫球員都如此幸運,還是有不少人深受其害。76人教練Doc Rivers告訴記者,包括明星中鋒Joel Embiid在內,他的球員有不少人努力跟病毒帶來的不適奮戰。
NBA有如真實世界縮影,應該要清零還是跟病毒共存論戰不斷。不過目前看來清零要付出的成本太高昂,到最後還是得想辦法跟病毒共存,接受一定程度妥協。
從上季季後賽Chris Paul確診缺席一段時間,到本季LeBron James疑似確診到最後是偽陽,許多人因為疫情不能打,讓球隊除慣有的傷病風險外增添很多不確定性。對逐鹿中原的隊伍來說,因為確診、觸發安全協議導致的戰力折損難以預料,要拿冠軍需要多一點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