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7名容易被忽略,但值得更多關注名人堂候選人

今年大聯盟名人堂的票選新增了幾個大家耳熟能詳的新血,像是Ortiz和A-Rod,也有幾個可能是最後一年的老面孔,像Bonds、Clemens和Schilling。除了這些,也有不少值得更多關注的球員。MLB官網的分析師們,挑選出了七個2022年名人堂票選中可能被忽略、值得更多關注的球員。

冷水

原來盲腸已經落到這種名單內了嗎? 真希望他能入選

jason1129

傳統數據都不太夠,很可惜

JohnnyHsu

Teixeira左右開弓+400轟+數個金手套加持,身為洋基迷看到他打球時的拼勁+沒什麼負面新聞纏身,真希望投票者對他好一點,讓他順利入龕名人堂...

本文編譯自 MLB官網 7 under-the-radar HOF candidates

今年大聯盟名人堂的票選新增了幾個大家耳熟能詳的新血(像是David Ortiz和A-Rod),當然也有幾個可能是最後一年的老面孔(像是Barry Bonds、Roger Clemens和Curt Schilling)。但除了這些,也有不少值得更多關注的球員。

MLB官網的分析師們,挑選出了7名2022年名人堂票選中可能被忽略、值得更多關注的球員,當中包含第一年獲得票選資格的、或是前幾年就獲得資格但票數偏低、在今年捲土重來的。

請繼續往下閱讀

他們都值得更多關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Bobby Abreu

投票年數:第三年(2021年8.7%)
重要數據:.395生涯上壘率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Abreu就是那種比起在他打球的時代、放到現代會受到更多讚許的球員。尤其綜觀他18年的職業生涯,他只入選過兩次的明星賽和MVP票選前15名一次(還是很邊緣的第12名)。意外的是,就連現在人們仍不夠看重Abreu的成就。首先,他是在2000年代打球,而不是1960年代。其次,他生涯有八個賽季超過百分打點和14個賽季有超過雙位數的盜壘,生涯打擊率也高達.291,只看傳統數據絕對也站得住腳。

請繼續往下閱讀

Abreu真正厲害是他上壘的能力,他會不擇手段地站上壘包。巔峰時期的Abreu曾連續八個賽季都獲得超過一百次的保送,這八個賽季都繳出了超過.400的上壘率。同時他也有力量,2005年的全壘打大賽冠軍就是證明;他的選球讓他在巔峰的1998-2006年期間有著聯盟前十的OBP;他的速度讓他在這段期間跑出了全聯盟第五多的盜壘。再把他的數據拿來跟Tony Gwynn放在一起比較,順帶一提,Gwynn在首次的票選就獲得了將近98%的得票率。

  出賽 上壘率 長打率 全壘打 OPS+ 盜壘
Abreu 2425 .395 .459 288 128 400
Gwynn 2440 .388 .475 135 132 319

有覺得他們沒有差這麼多了嗎?

當然,Abreu過了生涯初期,守備在就一直備受質疑。同時,在他職業生涯早期,也一直被認為是被嚴重低估的。就像太空人隊讓他的名字出現在1997年的擴編選秀上,以及魔鬼魚隊在撿到這份天上掉下來的大禮後、馬上把他送到費城換回了左打游擊手Kevin Stocker。

他真正的難題就是,他在所屬時代被嚴重的低估了,導致他獲得的榮譽和獎項都偏少;另外一個難題就是,投票的人只能填十個名字,而Abreu大概是第11或12好的球員。但歷史上只有六個球員達成至少250轟和400盜,其中有三位進入了名人堂(Rickey Henderson、Joe Morgan和Craig Biggio)、Barry Bonds光看數據也絕對值得入選、他的父親Bobby可能就有待商榷了。Abreu做為第六人,要入選應該是不難的事。

請繼續往下閱讀

Ryan Howard

投票年數:第一年
重要成就:2005年新人王和2006年MVP

Howard的職業生涯雖然可能連另一位首次獲選票選資格的一壘手Teixeira都比不上,但他的巔峰時期仍值得特別關注。他在2005年的菜鳥球季,贏得了新人王的殊榮;隔年,他再接再厲獲得了MVP,並創下了費城人單季全壘打紀錄(58)。贏得新人王並不一定就是名人堂的保證,但如果再增添一個MVP機會就大幅上升了不少。這也蠻合理的,因為這代表了不只在新人球季有 好表現,而是能持續下去。

Howard最強盛的時期,是從他升上大聯盟的2004年到2011年這段區間,他在這期間1027場比賽裡,敲出了286支全壘打和.560的長打率。除了獲得上述兩大獎外,還獲選了三次的明星賽、一屆銀棒獎並在2006-11年間都獲得至少一張MVP選票。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