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聲》將會是一個不定期出刊的系列。此系列將會用較輕鬆的短篇內容:包括外電報導、場外故事以及評論時事為主的個人隨筆等2~3篇文章,外加文末的一題Q&A,帶領各位讀者由淺入深地了解奧克拉荷馬雷霆的場內外大小事,以下為本期目錄:
- Tre Mann:The Next Sixth「Mann」?
- 嚴寒北境的溫暖力量:當雷霆作客多倫多
- 變陣行不行?談Darius Bazley與他丟掉的先發
- 《雷聲》Q&A
Tre Mann:The Next Sixth「Mann」?
某個週六的中午,Mann與Shai Gilgeous-Alexander是唯二還留在訓練場的球員。後者正在進行他例行的200次投籃訓練,而身為菜鳥的Mann則在一旁幫忙撿籃板:這(協助隊上王牌進行訓練)在大家眼中並不奇怪。然而過沒多久,兩人竟交換了位置。
「我本來以為訓練已經結束了。但他(Alexander)的表情就像:『準備好了嗎?輪到你了。你得完成我剛剛做完的那些事。』」Mann說道:「接下來的時間他就待在那裡不斷傳球給我。」
包括Alexander在內的球隊成員都很清楚:無論是在空蕩蕩的訓練場、還是人滿為患的Paycom Center(雷霆主場),雷霆都很希望Mann能夠出手那些投籃。總教練Mark Daigneault甚至早在夏聯期間就不斷要求他多出手一些三分球,但這名年僅20歲的菜鳥後衛在他的前12場NBA比賽仍然顯得相當保守,10月和11月總共只出手了25顆三分球-甚至連同梯兼同隊中鋒Jeremiah Robinson-Earl的一半都還不到。這對於以「射手」名號加入NBA的球員來說無疑是遠遠低於期待。
「這對我來說很困難,因為我總想做出正確的決定。」Mann說道:「每當我出手很多球時,我總覺得自己特別自私。或者當我出手一些高難度的投籃時,我總想:『該死的,我應該多傳一些球的。』」
在12月初的一場比賽前,準備要去接受賽前採訪的Daigneault聽聞Mann這席話後,向球隊公關Matt Tumbleson說道:「把Tre給我叫進來,我們在檯面上把這件事講明白!」雖然這只是句玩笑話,但也清楚點出了他想表達的重點:那些被Mann認為是自私的舉動,對教練團來說卻是侵略性的展現。畢竟雷霆之所以會在首輪第18順位選進這名當初預計會在首輪末段中選的Florida小夥子,便是看中他刁鑽的射手球路以及小後衛獨有的靈動步伐,這些技能讓Mann既能夠與主力搭配也能夠在替補提供火力。
「我們當然不希望他獨善其身,但他的侵略性對我們來說就是無私的展現,而那可以為他創造進攻機會。」Daigneault說道:「他必須了解到這是他影響比賽的方式,當他開始建立起自己的節奏,那麼他將會變得更加強大。」
有了教練團與隊友給予的信賴與開火權,Mann在入冬之際終於點燃了他的砲管。他在12月的外線出手佔比從先前的36.2%大幅提升至射手水準的42.5%,同時挟帶著40.5%的出色把握度。儘管只是短期樣本,但那個一年前在大學賽場上肆意轟炸的Mann顯然回來了。Daigneault曾經跟著現任公牛總教練Billy Donovan在Florida執教長達四年的時間(2010~2014)。雖然不幸與師出同門的Mann擦身而過,但他在Florida的老同事顯然在選前提供了不少有關Mann的好消息。
Mann的身材與防守或許限制了他長駐先發的可能性,但他可持球可無球的亂刀流打法反而更適合從板凳出發,是勝任第六人的好苗子。縱使雷霆向來不以板凳火力聞名,但隊史也不乏James Harden、Dennis Schroder這些名聲響亮的優秀第六人。在Theo Maledon逐漸淡出輪替、Ty Jerome狀態不若上季的情況下,Mann能否把握時機扛起替補後場的大旗,甚至跟上兩位第六人前輩的腳步延續火力,將會是下半季非常值得關注的焦點。
嚴寒北境的溫暖力量:當雷霆作客多倫多
每當雷霆遠赴北境作客多倫多,這場每年僅此一次的比賽對當地球迷來說,總是別有一番風味。當然,身為加拿大人的Shai Gilgeous-Alexander和Luguentz Dort也不例外。 前者來自位於安大略湖(Lake Ontario)南方40公里的漢密爾頓(Hamilton),後者則出身蒙特婁(Montreal)。每當他們踏上加拿大航空中心(暴龍主場)的地板,背後不只是滿滿的噓聲,反而常聽到客場比賽少有的聲援-考慮到雷霆並不是湖人、勇士那樣的傳統強權以及大市場球隊,這著實非常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