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2/01/03

轉戰先發後的成功,黃子鵬未來還想如何挑戰自己?

沒想到在大四階段,子鵬突然遭遇前所未有的低潮,不管是生理或是心理狀態都相當不理想,讓他原本打算於2016年參加中華職棒選秀會的念頭就此打消。「當時有一個測試要測我們的球速,當時我真的是死命的、拼老命的催,但你知道我球速只有多少嗎?不騙你,只有123公里...」

作者:阿岱

在2019年完成三連霸、總教練更換為曾豪駒總教練後,易主後的樂天桃猿隊已經連續兩年無緣台灣大賽,縱使球隊依然保有強大的進攻火力,但在投手群壓制不住的情況下,導致球隊賺的不夠花,也出現戰績不佳的結果。

即使球隊可以透過洋將的尋找來補強投手戰力,但本土先發夠不夠強悍,依然是決定球隊輪值戰力的一大關鍵,要全力尋找能接下本土王牌先發的好手,就是桃猿隊的當務之急。

請繼續往下閱讀

樂天桃猿在2017年、2019年的選秀會上,選進的兩位本土好手都逐漸嶄露頭角,他們都是來自文化大學的投手、也剛好都是低肩側投,分別為黃子鵬、以及張喜凱。這次透過Red Bull的安排,非常開心能直接邀請子鵬來接受運動視界的專訪,如果讀者也想要用聽的方式感受我跟子鵬的訪談過程,歡迎收聽運動視界啪這檔Podcast節目:

有人曾說阿岱與黃子鵬神韻有點類似(可能會被子鵬粉絲怒噓),加上就我側面了解,也知道他是一位相當謙虛與上進的球員,能夠促成這次的訪談,説我比任何人都還更加期待,亦或是緊張也不爲過。

 

請繼續往下閱讀

轉先發後的成功,也是更大挑戰的開始

從2018年開始在一軍出賽,子鵬主要都從牛棚角色出發,前三年球季就只有菜鳥球季面對富邦悍將的唯一一場先發,那場比賽的子鵬用70球投了3.1局,被打出10支安打、包括2發全壘打失掉多達6分,對於菜鳥球季的子鵬來說,無疑是場震撼教育。

雖然過去這場先發表現並不理想,但子鵬認為,當時的他已經用盡全力去解決打者,對於這樣的結果並沒有太多遺憾,而在2021年球季要再次接下先發任務,子鵬也沒有太多恐懼感,只要準備好,就沒有什麼好怕的。

「其實從春訓那時候,教練團就有跟我說轉先發的事情,」轉先發的最大挑戰或是首要課題為何呢?子鵬說道:「其實只要在春訓的時候按照教練團課表把體能基礎奠定,就沒有太多調整上的困難,如果要說在訓練上的不同,主要會是牛棚投球量,先發的準備在投球量上面會多很多。」

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在比賽的過程當中,先發與牛棚的投球邏輯自然會有所差異,如果從牛棚出發,幾乎每一球都可以全力投球,畢竟牛棚投手可能只需要負擔一兩局的任務。不過先發就不同了,因為要撐比較長的局數,所以「配速」就顯得相當重要,必須要在解決打者之餘也得調整自己的體能,才可以收到最好的效果。

黃子鵬全力迎接先發挑戰/圖片來源:Red Bull提供

球季結束後攤開成績單一看,黃子鵬的成績確實相當亮眼,整季在23場出賽中就有22場是先發登板,總計繳出9勝8敗、防禦率3.40的出色水準。不過對子鵬而言,職棒球季是相當長遠的,他不會只著重於一個球季的曇花一現,而是希望細水長流。

「在這季的表現過後,各支球隊對我都會有更多研究,我要保持更積極的心態,才能在競爭激烈的職棒場上生存。」確實,因為這季的先發好表現,在現代已經普遍存在於各隊的情蒐小組勢必會針對子鵬於先發時的弱點加以研究,假若沒有進步,勢必會遭到痛擊。

子鵬絕對深知「不進則退」道理,不過他也不打算讓自己過於緊張,只要把自己準備好,相信就會有好的結果。

 

打破刻板印象,「新屠龍手」再出發!

以低肩側投這樣的投球姿勢而言,最令人擔憂的就是這種類型的投手對於左打者的壓制力。因為放球點的特性,雖然低肩側投對於右打者有相當的威脅性,但反過來面對左打者,就容易成為被狙擊的對象。

綜觀今年球季,子鵬整季下來面對右打者的被打擊率相當低,僅有.228、也只被敲出1發全壘打;但如果碰上左打者,壓制效果就會大幅下降,平均被打擊率瞬間攀升為.302,被全壘打支數也是偏多的7發。

看到這樣的數據,子鵬笑說:「我覺得是因為轉先發啦!所以樣本數比較多!」雖說是開玩笑,但也確實其來有自,而子鵬自己其實完全不覺得有「恐左」的問題,他認為他站上球場就沒有想這麼多,不管是左打者還是右打者,他都是用盡全力去面對,不會有任何的恐懼心理。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