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編譯自 CBS Sports Baseball Hall of Fame ballot: How Todd Helton is deservedly making his way toward Cooperstown
(以下「我」皆指原作者Matt Snyder)
2022年將會是洛磯隊退役名將Todd Helton第四度叩關名人堂,這幾年來他的得票率逐年明顯的成長,不過入選名人堂需要達到75%的得票率。
以下是他逐年的得票率:
- 2019: 16.5%
- 2020: 29.2%
- 2021: 44.9%
*編按:依今年目前公開亮票統計,Helton得票率為56.4%。
隨著投票一年一年進展,Helton這股氣勢看來是會延續下去的。在仔細看社群媒體上關於名人堂的各種爭論後,是時候再次說明我在每年開票後都會講的觀點,就是關於大家對於票數為什麼會改變這麼多的疑問。
首先,每年的人選都不一樣,但你只有十個名額。如果沒有上限,我可能會站在認為總投票數影響不大的那邊;但有了上限,就會看到不少投票者認為超過十位選手值得一票,必須從中做出抉擇。一旦那些更值得選票的球員都離開了票選名單,就輪到被割愛的球員獲得選票了。
別忘了,投票的人也一直在變,有些人喪失了投票資格,也有人獲得了投票資格。
瞭解這兩點後回到正題,就不難理解為何Helton這幾年來的得票率會有如此顯著的提升。Curt Schilling、Barry Bonds、Roger Clemens和Sammy Sosa都是票選最後一年,Helton的得票率明年肯定會繼續提升。
也有可能單純是想法改變了。這很常發生,畢竟投票者也是人。到我2024年能首次獲得投票權之前,都不斷的在重新評估每一個獲得資格的球員,所以這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很多投票者每年休賽季都會這麼做。
Helton得票數持續增加,我相信將會是投票人持續換血後的成功案例。
在過去幾十年來,一個名人堂球員的標準很明顯的也不斷在改變。數據固然重要,但我們已經過了那個強調數據的時期。Helton身在一個一壘手能拿三冠王才是最重要的時代,他生涯369支全壘打和1406分打點對有些投票者來說可能還不夠,尤其Helton打了這麼長的時間。
再來看看也被認為很重要的打擊三圍,Helton留下了.316/.414/.539的成績。當然身在庫爾斯球場(洛磯主場)加分不少,在庫爾斯球場打得好容易多了,所以Helton的成績多少得打個折扣,對吧?讓我們來看看他2000年的數據。
2000年賽季 | 安打 | 二壘安打 | 打點 | 打擊率 | 上壘率 | 長打率 | 壘打數 | WAR |
Todd Helton | 216 | 59 | 147 | .372 | .463 | .698 | 405 | 8.3 |
Helton 2000年在安打、二壘安打、打點、打擊率、上壘率、長打率、OPS、總壘打數和WAR,都領先全國聯。他沒贏得MVP就算了,只排在第五名,但當時沒幾個人感到驚訝,如果你上網查Helton那年被搶走的MVP,只會找到近幾年的文章。在那時大家都認為他能有如此優異的成績,都是受惠於球場庫爾斯球場的緣故。
數據確實是該依球場而調整,所以才有wRC+或OPS+等數據的出現。Helton 2000年的OPS+在全國聯排名第三,庫爾斯球場可不會把一名和藹的阿嬤變成Barry Bonds。
所以可以提出意見,但要有憑有據別,儘可能保持客觀。現在我們也知道,對於一季在庫爾斯球場打81場的球員來說,打客場是多麼艱辛的一件事。
只看簡單的打擊三圍和得分,我們每一年都可以輕易的預估洛磯隊是聯盟中主場進攻最強、客場最爛的球隊,這跟他們稀薄的空氣-會增添球的位移和飛行的距離-和廣大的外野脫不了干係。球員們在庫爾斯球場打球得做出調整,但一到了客場又都不管用了,投手變得更犀利、球更不會飛、外野手也站的更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