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牌後:「老鼠拉龜」老劇本
而在紅牌的出現後,整個比賽的對抗主軸就瞬間變成兩支球隊的攻守演練。Arteta在少踢一人不得不全力擺出「鐵桶陣」下,攻防轉換的次數驟降也基本讓少了Salah與Mane的利物浦更難以在進攻端上創造出足夠的機會。而當許多球迷不斷懊惱為何利物浦在多踢一人的情況下還是無奈被逼和之時,往往也似乎沒有留意到Arsenal近期在防守端的出色表現,別忘了上一輪英超同樣也是少踢一人的情況下面對更擅長破鐵桶的曼城,可是撐到最後一刻才被曼城在亂戰中絕殺。事實上本戰在少踢一人之後的防守執行力也確實鮮少犯錯,加上利物浦從下半場的換人調度來看,顯然也考慮到兩天後還有英超賽事,主場0-0的結局其實並不算太差的結局,而且從進攻側重的部署來看,因此筆者認為Klopp本戰也是有所保留的。
【紅軍攻擊乏力的其他因素討論:兩天後有英超,投入有所保留】
進攻端的無力除了有兩大主力所造成的實力缺口下,筆者認為Klopp此戰的投入程度有所保留也是其中一項因素。首先是在TAA的使用率上,本戰是利物浦賽季至今幾乎是首次出現左路的攻勢發動比例遠高於右路:
利物浦本賽季在進攻端上有多麼側重右側這點幾乎已成球迷共識,按照平時常見的組合配置,右路「鐵三角」雖然少了Salah,但也還有TAA與Henderson,反倒左路在少了Mane之下就僅剩下Roberton一人算得上是強點。若要毫無保留的話,理應是要充分利用右路走廊會是更合理的部署,但Klopp此戰選擇側重左側,筆者認為很大程度上也是為了兩天後的英超而做出的妥協(讓組織核心TAA能夠有更好的狀態應付兩天後的賽事,且在僵局沒有被打破的時候還讓Neco替換TAA,筆者認為意圖其實是更明確的)。
總結
從雙方教練的部署以及各自的賽季目標來看,一場平局其實算是雙方都能夠接受的結局。Arsenal在早早少踢一人下,最終還能夠確保沒有輸球的情況下在次回合回到主場繼續挑戰衝擊決賽,算是相當值得振奮的結局;至於利物浦則雖然早早多打一人,但在少了兩大核心、並且考慮到兩天後還有面對Brentford的英超賽事會直接影響到本賽季是否還有繼續衝刺英超的渺茫希望,帶著一場平局但整體實力仍舊佔據優勢的前提下,去到次回合的客場作戰,也算是很不錯的結果。
然而不得不說在盃賽的性質確實是讓Arteta成功熬過首回合的挨打後,在次回合有更多的籌碼與底氣完成對Klopp的逆襲,就像接手球隊首賽季就成功在足總盃打敗Guardiola一樣。因此利物浦雖然毫無疑問實力必然佔優,但進攻端如何在少了兩大尖刀的情況下,讓現有人員能夠最大程度上去填補這個空缺(尤其是定位球的表現),很大程度上會是利物浦能夠順利阻止Arteta再度逆襲成功的關鍵。
————————————————————————————————————————
想看更多精彩的內容,歡迎追蹤筆者的FB Page:阿燊的足球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