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gner在球員時期以其剛猛的速球外加詭譎的滑球,讓對手只能望球興嘆。雖然個子以投手來說不高,但是Wagner的出手角度以及球威卻讓他在投手丘上造成打者們心裡的巨大陰影。
綜觀Wagner生涯,他在853場比賽(903局的投球)中,總共投出1196 K,是史上救援投手中的第六名,更是左投第一。Wagner還另外獲得了422次救援成功,排在史上第六。他的2.31 防禦率也同樣令人驚豔,排在史上第五。
如果以上述的成績來看,Wagner的確是史上最強的救援投手之一,但問題來了:在美國棒球名人堂哩,只有八位。而且每一位都投了一千局以上。Wagner因為在生涯有遇到傷痛問題,因此整整比現階段名人堂頭最少的救援投手139局。而且如果以生涯總計的bWAR來看(投票者普遍習慣運用該版本WAR),Wagner生涯總共只有27.7 bWAR,比名人堂成員平均39.1差了一些。如果用Jay Jaffe與Baseball Reference為救援投手設計的R-JAWS來看,Wagner仍然是比名人堂平均略低了些。Wagner只有巔峰期的WAR7是比Hoffman好的。
不過,如果用局數和生涯總計的bWAR就把Wagner拒於名人堂之門外,那可見有失公允。雖說生涯總計的bWAR距離平均有些距離,但這有很大的原因在於救援投手的局數在過去其實比較高,畢竟隨著時代的演進,牛棚分工越來越細,每位投手所負擔的局數也隨之減少。因此近幾年入選的Trevor Hoffman和Rivera,在局數上也比過去的投手少,更不用說有些還先發救援兩頭跑,這也讓過去救援投手的局數比現在的高了不少。
Name | WAR | WAR7 | JAWS | R-JAWS |
Mariano Rivera | 56.3 | 28.7 | 42.5 | 48.8 |
Dennis Eckersley | 62.1 | 37.7 | 49.9 | 39.6 |
Hoyt Wilhelm | 46.8 | 26.7 | 36.8 | 34.6 |
名人堂救援投手平均 | 39.1 | 26.0 | 32.6 | 29.7 |
Rich Gossage | 41.2 | 31.7 | 36.4 | 29.5 |
Trevor Hoffman | 28.0 | 19.4 | 23.7 | 27.2 |
Billy Wagner | 27.7 | 19.8 | 23.7 | 24.9 |
Joe Nathan | 26.7 | 21.7 | 24.2 | 24.4 |
Jonathan Papelbon | 23.3 | 19.5 | 21.4 | 21.7 |
Lee Smith | 28.9 | 20.8 | 24.8 | 21.0 |
Rollie Fingers | 25.6 | 18.8 | 22.2 | 19.0 |
Bruce Sutter | 24.1 | 24.3 | 24.2 | 18.1 |
因此,在Hoffman入選後,支持Wagner的人就認為巔峰時期更好,進階數據與宰制力更出色的Wagner應該要入選;但另一邊的人,則認為Wagner的生涯不夠長,也沒有像Hoffman一樣成為年度救援王過,怎麼可以把Wagner視為名人堂球員呢?
不過Wagner之所以有資格入主名人堂,其實在於他極具宰制力的成績。如果我們把救援成功次數(Y軸)以及ERA+(X軸)拿來比,我們發現Wagner雖然投球局數較少,他無論救援成功還是ERA+各自排在第六與第五。
接著,我們可以用FIP-來看,Wagner的63 FIP-在史上至少投700局的救援投手中,只有兩位超越他,一位是Rivera,另一位則是道奇終結者Kenley Jansen。而在衡量救援投手時,我們還會考量他的獲勝率增加率(WPA)以及情境平均勝率增加率(WPA/LI),以測量該名投手替球隊比賽獲勝綠貢獻多少,以及在高中低張力下的實際貢獻。Wagner在這兩個數據分別有28.4和17.88,分別排在史上第五與第三。
而如果我們再考量這些救援投手的三振率與保送率,我們就會看到Wagner(33.2 K%和8.3 BB%)不僅三振功夫高超,保送發生頻率也在可接受範圍。與上表一樣,Wagner的三振率在投了七百局的投手中,只比Jansen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