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筆直書,直抒胸臆。在這裡我會分享個人對大聯盟時事議題的觀點和想法。
每年冬天 12 到 1 月份的時節,美國棒球界都會把焦點放在名人堂票選的議題上。今年情況更為特別,大聯盟因為勞資僵局而宣布進入封館狀態,所以沒有任何大聯盟交易或簽約消息,名人堂票選因而能獲得更多的目光。
2022 年棒球名人堂記者票選的入選梯次,預計會在臺灣時間 1 月 26 日公布結果,在那之前,【秉筆直書】每週都會為各位帶來 2 名候選人的側寫(一投一野),讓各位快速瞭解這屆梯次中幾位知名度最高的球員們,他們的生涯事蹟和本屆入選的可能性。
今天要為各位介紹的,是科羅拉多落磯 30 年隊史最偉大球星 Todd Helton,以及耐操耐投而且出手節奏奇快無比的獨特左投 Mark Buehrle。
Todd Helton
講到在 1993 才展開隊史第一個大聯盟球季的紫黑大軍——科羅拉多落磯隊,比較年輕一點的球迷可能會想到已經轉隊到紅雀的 Nolan Arenado,或是過去曾帶領球隊殺進世界大賽的 Troy Tulowtizki、Matt Holiday 等人,不過如果你是比較資深的球迷,那肯定會最先想到有落磯山神之稱的 Todd Helton。
Helton 的運動生涯從大學時期就受到高度關注,就讀田納西大學時期的他,是雙棲球星,不僅是校隊明星一壘手,也是美式足球四分衛,跟後來成為美式足球巨擘的 Peyton Manning 當過隊友。1995 年大聯盟選秀,落磯隊用第一輪籤挑走在大學繳出亮眼打擊成績的 Helton,讓 Helton 決定投入職棒。
1997 年,23 歲的 Helton 打上大聯盟,並在隔年就站穩球隊先發一壘手的位置,接著連續 10 年,他單季都至少繳出 3 成以上的打擊率,而且每年都累積 35 支以上的二壘安打,成為大聯盟史上第一人。
從 1998 到 2007 的這 10 年間,是 Helton 大聯盟生涯的巔峰期,一共累積 1852 支安打、298 轟、453 支二壘安打、1076 分打點,平均打擊率高達 .333、上壘率 .432、長打率 .585,整體攻擊指數 OPS 優於聯盟平均 44%。可以說,Helton 生涯大部分的價值產出,都在這 10 年的歲月裡。
Helton 在 2000 年打出他的生涯代表作,囊括國聯打擊王、上壘率王、長打率王、安打王、二壘安打王、打點王等多項頭銜,入選明星賽之外,也抱走銀棒獎。那年揮出 42 支全壘打的 Helton,成為自 1931 年的貝比魯斯以來,首位單季打超過 .370 打擊率且擊出超過 40 支紅不讓的強打。
2013 年球季結束後,Helton 選擇高掛球鞋退休,通算他 17 年的大聯盟生涯全都在落磯隊度過,沒有穿過他隊制服,累積多達 61.8 的勝場貢獻 WAR 值,則是落磯隊史第一,說他是紫黑大軍史上最偉大的球星,並不為過。
不過山神在 2019 年首度獲得名人堂候選資格時,只得到了 16.5% 的選票支持,距離 75% 的入選門檻還很遙遠。之所以得票率不高,主要有三大原因,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因素是,落磯主場 Coors Field 因為地處高海拔,向來是打者天堂,因此落磯打者的成績都會有所受惠,呈現出比較好看的數據。
Helton 就是一個明顯的案例,他生涯在主場 Coors Field 能繳出高達 1.048 的 OPS,但在客場這數字卻只有 .855,兩者之間落差十分巨大。可是即便如此,從一些經過球場因素校正的數據來看,Helton 仍然是火力遠高於聯盟平均的打者,生涯 OPS 比同期平均好上 33%。只是長年在 Coors Field 打球的標籤,多少還是會影響他的得票。
第二個得票率不高的原因,是 Helton 在生涯後期的 9 個球季,長打火力大打折扣,從原本能年產 30 到 40 支全壘打的一壘重砲,衰退成年產量只有 10 到 20 支的長槍。這個生涯中期的轉折,使他生涯累積的全壘打數只有 369 支,不到 400 支,以要挑戰名人堂的一壘手來講,如此開轟數似乎稍嫌遜色。
最後一個得票率不高的理由,就是 Helton 缺乏冠軍戒和季後賽成績的加持。當然,這有很大一部分是非戰之罪,因為落磯大部分賽季都不是季後賽的競爭者,Helton 生涯 17 年,紫黑軍也只打進季後賽 2 次。然而,在 2007 和 2009 那兩個落磯有打進十月棒球的機會裡,Helton 的打擊表現並不好,不僅沒有開轟,整體 OPS 也只有 .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