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士補強需求可略分為
1.有持球攻擊力、得分能力與射程的2號位球員
2.合格身材,正規小前鋒的側翼
3.板凳第二陣容尾端到第三陣容,亦即第9到15人的強化,把球隊地板墊高
單就本季需求而言,三者的重要性應是1 > 2 > 3,畢竟假如沒有傷病,選項1其實根本不會存在。以長遠角度來看,自然是講了不知道幾百次的選項2最為優先,合格的側翼還是當下聯盟最泛用的「兵種」。只要身高足夠,也無損J. B. Bickerstaff總教練使用高大陣容的核心思維。
中小型升級籌碼充裕
與湖人半買半相送的Rajon Rondo目前養傷的時間還是多過上場,所幸制服組不知從何處得來靈感,找來Rondo在老鷹時的替補Brandon Goodwin。當然,在Garland越到比賽後段,越受到對手重兵夾擊的現況下,目前騎士任何後場球員都無法有效分擔其壓力。此外,進入1月份場均出手30.1次,只會命中9.8顆的外線,顯示騎士過度將進攻力道押在禁區,這使得對手非常容易擬定防守策略,Allen、Mobley的處境也更險惡。
很諷刺卻十分現實的,Rubio原先與騎士有可能達成續約,但提前報銷使他的到期約成為球團最有利的交易籌碼。騎士亦為聯盟中少數接下來7季都掌握有自己首輪籤的球隊之一,今年夏天還持有火箭、馬刺的二輪籤。以騎士年輕核心已浮現的情況,夏天再選入一位新秀的機率降低許多,也因此不能排除在交易中合理付出首輪籤的可能。無論使用Rubio的到期約、搭配選秀籤或Kevin Pangos、Dean Wade、Lamar Stevens等小筆合約,騎士不難找到低強度的陣容補強目標。
賣方數量不足的市場現狀
在一波新冠肺炎的衝擊下,聯盟各隊有好一陣子對交易都興致缺缺,唯恐手上球員剛放出去,疫情馬上乘虛而入,整隊缺兵少將。隨著聯盟當局準備放寬隔離檢疫規定,交易市場應該會漸趨活絡。但本季實力接近的隊伍甚多,意味著即使是賽季過半的現在,提早放棄開放聆聽球員報價的隊伍也並不多。溜馬與拓荒者是動向較為明顯的球隊,前者的Caris LeVert,騎士球團高層不少人對他抱持期待,加上與Jarrett Allen之間素有交情,與騎士在交易傳聞連接已久。
賣方不足的另一個副作用是,凡是可議價的幾位球員,爭相搶購的買家也增加了,如騎士一直接觸的火箭Eric Gordon、近日頻繁登上版面的Josh Hart,越逼近交易大限價碼恐怕越提升。因此,在相同位置上囤有過多人手的球隊,就是另一種潛在交易對象,例如日前才送出Bryn Forbes的馬刺,騎士正與該隊議價Derrick White。
終極問題:出價與升級幅度的拉扯
養成、戰績、化學效應等各方面皆有斬獲,騎士本季幾乎可確保穩賺不賠。緊接著的課題是:基於現有的成功,騎士能接受付出多少升級的代價?陣中多位球員如Lauri Markkanen、Okoro、D. Wade都收到其他隊伍詢價,Cedi Osman現在看來完全物超所值,甚至眾人詬病許久的Love的大合約,看起來也不那麼礙事。所以,在大家各司其職的狀況下,市場有值得我們提出主要輪值球員去交易的標的嗎,反之,假使騎士堅守Rubio的到期約 + 1張首輪籤 + 1張二輪籤的底線,是否反而侷限了能取得的球員的素質上限,此間的分寸是制服組要仔細觀察並拿捏的。
出於某些考量,騎士貌似沒有在1月15日的截止日前,向聯盟申請Rubio報銷的傷病特例。這意味著除非特殊情況,否則季中交易的大方針依舊是在豪華稅線之下操作。榮獲續約的Koby Altman,與得力副手Mike Gansey副總管,已經多次審時度勢,替球隊補充天分。今年球隊有充足的籌碼,聯盟中又醞釀著Ben Simmons這個巨大風暴,騎士如何讓已經超乎預期的球季更加完美,值得球迷們期待。
除了騎士主場,你也可以在KaL - EL Sports FB找到我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