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件有趣的事,2021/12/10,當小牛大比分慘敗給印第安那溜馬,勝率正式跌破五成。悲觀如我,立刻開啟Tankathon NBA模擬選秀,一窺本季樂透區有哪些好貨。我的天,Jaden Ivey這種爆發力極強的後衛可真香、Bennedict Mathurin這種具備攻防潛力的搖擺人可真適合小牛、Patrick Baldwin Jr這種進攻天賦不正是小牛所欠缺的嗎…。不看還好,一看反而萌生了「坦下去,慢慢累積天賦吧」的念頭。
我的悲觀並不是沒道理的,季初的達拉斯小牛,摁…,三分空檔烙賽,團隊三分命中率能突破三成已是奇蹟;團隊防守亂糟糟,第一線被一步過,二線輪轉出現隊友撞在一起的畫面,你以為不能更慘了嗎?那就錯了。第三線的Willie Cauley-Stein直接在籃下神遊,不干擾對方出手,也不卡位爭奪籃板。總的來說,小牛季初的比賽內容根本是災難。
但有誰能想到,當疫情延燒至達拉斯小牛後,轉機就這樣出現了。
在Luka Doncic、Kristaps Porzingis、Maxi Kleber、Reggie Bullock等人陸續因疫情而遭隔離後,Jalen Brunson一肩扛起先發重擔,在新年到來前,帶領一票本不在輪替內的球員,拉出五勝五敗的戰績。不只如此,新年的到來,伴隨球隊主力的回歸,達拉斯小牛宛如脫胎換骨,先是力退西區強權金州勇士,接著擊敗東區龍頭芝加哥公牛,最後終結曼菲斯灰熊十一連勝的高潮,在一月份繳出十一勝三敗的優異成績單。
如果我說,這一波連勝背後的秘辛在於團隊防守,你們相信嗎?
先來點數據佐證。一月份的比賽裡,小牛的場均失分僅99.2分(排名:2)、對手三分命中率29.3%(排名:1)、團隊防守效率值102.4(排名:1)。這樣的防守強度,正是小牛能在進攻火力低落的情況下,依然能持續取勝的關鍵。題外話,球隊的進攻狀態究竟多低迷呢?一月份場均攻下105.7分(排名:26)、三分命中率33.2%(排名:22)、團隊進攻效率值109.3(排名:20)。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樣的進攻表現對小牛而言也實屬驚奇吧。(數據截至2022/01/27)
基本數據聊完,是時候深入探討達拉斯小牛如何在主力輪替幾乎沒有變動的情況下,搖身一變為聯盟一流的防守強隊吧!

季前,我曾在 《2021-22 Preview》達拉斯小牛—嶄新時代的序幕 一文提及Jason Kidd和助教Sean Sweeney為球隊注入了與過去截然不同的防守元素。具體而言是哪些元素呢?球迷們可以開始做個筆記了。(不做筆記也行啦,收藏這篇文章,想看隨時都找得到哈哈哈)
在這嶄新的防守體系中,一旦碰上擋拆進攻,禁區球員會更趨前去對位持球者(Show Higher In Pick-and-Roll Actions)。球隊主動採用Blitz的策略,讓參與擋拆的兩名防守者積極夾擊持球者,以防對手輕鬆突破攻擊籃框。但這也意味著二線防守者將面臨局部三守四的情境,很考驗這三名球員後續的輪轉意識。另一個主動攻擊對手擋拆的策略為Ice Coverage(相信有在追小牛比賽的球迷應該滿常聽到Ice這個單字吧),這個策略主要在防範對手執行Side Pick-and-Roll時能從中路突破,盡量逼迫持球者至邊線發動攻擊。同樣的,Ice Coverage也相當仰賴二線防守後續的輪轉。
剛剛一直在鋪陳「二線防守的輪轉」,小牛在這部份究竟做了哪些功課呢?球隊的大原則是讓二線球員壓縮禁區空間(在此稱為Shrink The Floor)以保護籃筐。Shrink意味著若一線防守者遭突破,無球防守者會前來協防保護禁區,迫使持球者向外分球,其餘球員再去預判傳球路徑,能斷球就斷球,不然Closeout去創造Tough Shot出手也是完全能接受的選項。
輪轉的過程同樣有個大原則,X-Out。這代表著距離接應者最近的防守球員必須輪轉對位接應點,並相信他的隊友會補上他原先在對位的球員,而這輪轉的路線就如同「X」字一樣,因此被稱做X-Out。季初,球隊在X-Out的執行上並不確實,兩名球員輪轉到同一個接應點的畫面層出不窮。然而,在比賽經驗的累積與默契的培養下,小牛球員們的X-Out輪轉幾乎可用「反射動作」來形容,一次次毫不拖泥帶水的輪轉,構築起銅牆鐵壁般的防守。
冷水
查一下整個一月 Draymond Green、DeAndre、Ayton、Rudy Gobert還有其他類似傷兵總共打多少比賽,就知道為什麼那麼高了。如果實際防守效率提升沒有真的到這麼高,那目前進攻火力的下降依舊是很大的問題,待觀察
但文章分析得還是很仔細,好文
Donnie
確實,這是一個滿值得思考的點,但我敢掛保證,這至少是聯盟前10甚至前5的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