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尖射手雲集的三分球大賽,是每年NBA全明星週的重頭戲。今年的三分球大賽也不例外,8位參賽者都是質與量兼具的射手,大多數參賽者場均三分命中數都在聯盟前20名,命中率也幾乎都在四成左右。
Player | Team | 3PMPG | 3PAPG | 3P% |
CJ McCollum | 鵜鶘 | 3.0 | 8.0 | 37.9% |
Trae Young | 老鷹 | 3.0 | 7.8 | 38.3% |
Zach LaVine | 公牛 | 2.9 | 7.2 | 39.9% |
Desmond Bane | 灰熊 | 2.9 | 6.9 | 41.9% |
Karl-Anthony Towns | 灰狼 | 2.1 | 5.2 | 40.9% |
Fred VanVleet | 暴龍 | 4.0 | 10.0 | 40.1% |
Luke Kennard | 快艇 | 2.6 | 6.1 | 43.3% |
Patty Mills | 籃網 | 3.2 | 7.7 | 41.4% |
自2020年的賽制變革後,每位參賽者須在70秒的時間內,依序在三分線的五點,各出手5次三分球,另外還有兩次30呎大號三分的出手機會。
三分線的五點指的是左側底角、左側45度角、正中間、右側45度角、右側底角等五個位置。參賽者可以從中,選擇一個自己最擅長的位置,擺放全部都是「Money Ball」的球架,其餘四個位置的球架,都只有一顆「Money Ball」,剩下四顆則是普通的籃球。投進一顆「Money Ball」能得到2分,普通球則是1分。
而30呎的大號三分球出手位置,大概在球場中心標誌附近,也就是俗稱的「Logo Shot」。只要投進一顆Logo Shot,就可以得到3分,比「Money Ball」的分數還高,因此Logo Shot很有可能是影響勝負的重要因素。在現行規則下,滿分為40分。
下方影片為上屆冠軍得主Stephen Curry的參賽畫面,可以藉此快速了解三分球大賽的規則與進行方式。
2020的三分球大賽曾在賽前做過類似的分析預測,當時推測出Davis Bertans是最有機會奪冠的球員,最終他成功闖進決賽,可惜以些微差距敗給Buddy Hield,顯示出這套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準確度。
因此今年沿用相似的方法,分析本屆8位參賽者在各種情況下的表現如何。依照三分命中率來排名,再給予相對應的積分,命中率最高者得8分,次高者得7分,以此類推。命中率後括號內的數字,就是在該項目所獲得的積分。最後再將積分加總,得分最高者就是最有機會奪冠的球員。
1.出手位置
Player | 左側底角3P% | 右側底角3P% | 左側45°角3P% | 右側45°角3P% | 弧頂正中間3P% | 合計積分 |
CJ McCollum | 32.4%(1) | 43.5%(5) | 39.1%(4) | 40.0%(4) | 33.9%(3) | 17 |
Trae Young | 75.0%(8) | 33.3%(2) | 41.4%(7) | 39.1%(3) | 36.0%(4) | 24 |
Zach LaVine | 57.7%(7) | 56.0%(8) | 41.3%(6) | 35.5%(2) | 32.2%(1) | 24 |
Desmond Bane | 40.0%(4) | 42.9%(4) | 37.6%(1) | 44.1%(5) | 47.4%(7) | 21 |
Karl-Anthony Towns | 35.7%(2) | 21.4%(1) | 38.7%(2) | 31.8%(1) | 48.4%(8) | 14 |
Fred VanVleet | 50.0%(6) | 44.4%(6) | 39.0%(3) | 44.4%(7) | 33.3%(2) | 24 |
Luke Kennard | 43.8%(5) | 46.7%(7) | 41.9%(8) | 44.3%(6) | 42.9%(6) | 32 |
Patty Mills | 40.0%(4) | 35.9%(3) | 40.9%(5) | 49.6%(8) | 36.4%(5) | 25 |
由於三分球大賽需在五個不同的位置出手,因此只專精於單一定點的投射,勝算不大,必須在每個位置都維持高水準,射程範圍越全面,就越有機會得到高分,因此上表列出參賽者在各點的命中率進行比較。
Kennard在這個項目上遙遙領先,他領先的關鍵在於無死角的投射能力,在8名參賽者當中,只有他在五個位置的命中率都超過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