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臺灣球迷對於文泰鐘這個名字都很熟悉,這個名字對我也是意義非凡。約11年前,我第一次幫圓球城市寫韓國瓊斯盃介紹專欄時,他就讓我印象深刻。當時他還沒有文泰鐘這個名字,多數人知道他的稱呼是Jarod Stevenson。由於當年韓國的資訊較不流通,而且Jarod Stevenson是前一年才在加入KBL的,因此沒有多少人知道他(儘管我在前一年的文章就有提到)

該年我在圓球的文章引用古大的話說到「這傢伙肯定是目前已知的亞洲混血當中,歐洲資歷最恐怖的球員」。而確實他的資歷與後來瓊斯盃的表現,這句話也不算誇大。在與中華隊的比賽,他僅上了半場比賽就狂砍28分,不僅讓全臺灣球迷認識他,也成為後來亞錦賽中華隊的噩夢之一。
而對於韓國來說,他最重要的里程碑大概是2014年亞運,他當年以歸化身分代表韓國出賽,在複賽對上菲律賓的比賽當中,狂砍38分幫助韓國從19分的落後逆轉進入八強,在冠軍賽對伊朗的比賽當中他也投進關進的一球,幫助韓國逆轉比賽。幾乎可說是韓國該年拿下亞運金牌的關鍵人物。
儘管已經47歲的他,不會再出現在國際賽場上,但是他的兒子卻極有可能成為未來亞洲各國的頭痛人物。在2022年美國時間的1月20日,ESPN公布了2024梯的前25名球員,其中年僅16歲,身高203公分(有一說為208公分),文泰鐘的次子 Jarin Stevenson被排進了排行榜當中。
Jarin Stevenson目前就讀於Northwood高中,他以89分的分數排名25名當中的第21位。在大前鋒的位置上,他則是排名全美第二。而根據247 Sports的報導,他已經收到Jordan的母校,北卡羅萊納大學的offer(除此之外,還有Wake Forest等籃球名校的邀約)。

文泰鐘本身是二分之一的韓國混血,但他老婆是純美國黑人,因此Jarin Stevenson實際上只有四分之一的韓國血統。不過由於 Jarin小時候因為老爸在韓國KBL打球,所以他其實一開始是在韓國的美國學校就讀,也曾經陪著爸爸前往KBL的球場玩耍。因此與他老爸相比,他對於韓國是有情感與記憶的。僅管後來文泰鐘為了他的籃球發展,便提早把他送到美國了。而2018年退休以後,文泰鐘也回到故鄉的北卡羅萊納州的高中任教,也積極地栽培他兒子。

Jarin Stevenson雖然現在的身分是美國公民,但是當韓國記者問到他是否願意代表韓國出賽時,他居然回答到「如果要在美國隊與韓國隊其中之一選擇出賽,他會選擇韓國隊」。儘管不排除這樣的回答是否有客套的嫌疑,但是至少說明,Jarin Stevenson對於韓國並非完全沒有感情的。
從影片的球風來看,他繼承了他老爸優秀的籃球血統。雖然高大但是體能出色,而且具有不差的外線能力。不過從現實考量來看。由於韓國的國籍法有許多的限制,特別像文泰鐘這種具有美國公民的韓國混血,若是沒有放棄美國國籍,韓國是不可能短時間內給他身分證或護照的。因此雖然Jarin Stevenson目前只有16歲,只要韓國籃協再積極一點,實際上是有可能趕在16歲以前給他一個身分,讓他具有國際賽的本土資格。
然而,韓國籃協的辦事效率在東亞國家當中,可能也是相對低落的(若此事發生在日本,可能Jarin已經被列入培訓名單)。所以要在他16歲以前趕辦所有的流程與手續,恐怕還是有難度。
因此最有可能的情況,還是Jarin以歸化球員的身分加入韓國隊。畢竟在羅健兒已經33歲的當下,韓國還沒有任何一個歸化的替代人選。而羅健兒加入韓國國家隊後,實際上對於韓國國際賽成績的提升有限(雖然打亞洲諸國更輕鬆,但是在世界等級的比賽其實幫助有限,而且打中伊澳等亞洲強隊也仍是輸球居多),因此在民族自尊心如此強的韓國人眼中,還需不需要有另外一個純歸化,可能會有很多爭議與討論。

但是Jarin由於老爸與韓國本土的連結很深,又加上有韓國血統,因此就算是以歸化身分加入,遭到民眾的反彈可能也會變小。特別若是Jarin真的能持續兌現他的潛力,並且成為下一個具有韓國血統的NBA球員,那這樣的機率又更大了許多。
從去年呂俊錫拿下世青賽得分王,今年韓國民眾又看到李賢重在NCAA的火熱表現(截自3/2為止,平均16.4分、5.9籃板、2.0助攻,兩分命中率48%、三分中率38%、罰球命中率80%,且有7場得分超過20分),若是未來全美高中排名前25的Jarin真的能順利歸化完成,再搭配2017年拿下U17世青前八名的班底,那麼這一個世代的韓國國家隊,將有可能更向國際接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