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信兄弟去年啟用了九名新秀,相比前年高出近一倍,其中有余謙、宋晟睿屬於提早步入一軍戰場;呂彥青屬於投手即戰力,在冠軍賽貢獻一勝,其餘人等也各自有精彩表現。對比於前年新秀表現,去年新秀還有更多潛能尚未釋放。
余謙
出賽數(先發) | 投球局數 | 完投 | 勝 | 敗 | 被安打 | 三振 | 被上壘率 | 防禦率 | |
余謙 | 2(2) | 8.1 | 0 | 1 | 1 | 12 | 2 | 1.68 | 7.56 |
備受期待的新秀,即便知道青棒和職棒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層級,余謙在U18的優異表現仍深烙觀眾腦海。
余謙大專聯賽168球特攻後,手臂健康令人擔憂,進入中信兄弟體系後,球團對於這位簽約總額破紀錄的超級大物也有局數限制。
在球團球數限制下,余謙整年在二軍僅有兩次先發投超過五局,雖然防禦率是極低的1.89,但九場先發只丟了38局,還是讓人對余謙上一軍後的續航力有所質疑。雖然未能達成林威助總教練五局目標,5/7仍然迎來個人一軍首秀,面對富邦悍將7局僅失3分,繳出優質先發外,也刷新中華職棒最年輕初先發奪勝的紀錄,也順理成章成為單場MVP,讓外界對這位球隊頭號大物的未來有更多想像。然而下一場先發就被味全龍震撼教育,先發1.1局就被敲出7支安打,從一上場的控球不穩,球路無法壓低,到後段有些心浮氣躁球路失去準星,也結束一軍之旅。
因為隊內先發投手接連不穩,讓新生代的余謙有了較早的一軍體驗,只要能保持健康的身體狀態,相信未來還能創造更多屬於自己的紀錄。
岳政華
出賽數 | 打數 | 打點 | 得分 | 安打 | 全壘打 | 上壘率 | 長打率 | 打擊率 | |
岳政華 | 29 | 44 | 3 | 8 | 6 | 1 | 0.255 | 0.205 | 0.136 |
兄弟外野以「陳」「子」「豪」打線為主體,近幾年利用選秀前段選進跑打守都兼具實力的外野好手,就是希望有人能遞補上張志豪的外野空缺,張志豪在轉型成為球隊主力重砲手後,每每在賽季期間飽受傷病困擾,板凳球員火力差距過大,已經成為球隊棘手問題。
岳政華前年就有所貢獻,不僅在季末轟出全壘打,也在台灣大賽與哥哥岳東華連袂開轟。去年岳政華步入完整賽季的第二年,在二軍表現卻陷入低潮,安打率、純長打率下跌,三振率大幅上升,值得慶幸的大概是被保送率上升,讓上壘率仍有一定水平。
季初就被拉上一軍,表現始終不盡理想,在季末再度獲得升一軍的機會,有了前年總冠軍賽經驗,也在最後時刻被選入大名單。不僅在第一戰有關鍵美技演出,鼓舞球隊士氣,在最後一戰也有雙安演出,是有大賽體質的一名選手,今年球季在更激烈的外野競爭中,要能突破對一軍投手的苦手,才能獲得一席之地。
宋晟睿
出賽數 | 打數 | 打點 | 得分 | 安打 | 全壘打 | 上壘率 | 長打率 | 打擊率 | |
宋晟睿 | 56 | 76 | 9 | 18 | 18 | 1 | 0.298 | 0.395 | 0.237 |
宋晟睿在新人年就獲得極大關注,在中信兄弟農場體系只培育半年就獲得上一軍的機會,在近年高中生養成中較為罕見。高中投球累積的臂力、優於一般選手的跑速、外野飛球的精準判斷,唯一值得擔心的是打擊表現,縱使2021年聯盟更換彈力係數,還是在二軍繳出近兩成的純長打率,29場3轟的成績在二軍也足以傲視群雄,因為去年二軍僅5轟就能拿下全壘打王獎項。
雖然是職棒新鮮人,但宋晟睿的守備能力已經超越聯盟平均,上一軍的頭一個月都以代守身分登場,8/11十一局下半從外野深處衝出,攔截了本應落地的界外飛球,向觀眾展現了寬廣的守備範圍。
無論是跑打守三端而言,都沒有不讓他登上一軍的理由,整年出賽56場比賽,上半季多為守住戰果單場的守備組,僅有14場、11打席的表現機會,有了守備能力背書,下半季教練團嘗試給予更多打擊機會,整年ops0.692也接近聯盟平均,細看打擊成績,在面對外籍投手時打擊率高達0.316,相對面對本土選手的0.158明顯高出不少,雖然只有不到百打席的小樣本,但也是今年要面對的課題之一。
Cin Dia
然而下一場先發就被味全龍震撼教育,先發1.1急救被敲出7支安打
先發1.1『局』『就』
珍瓏策
感謝~回覆上個問題,我認為曾頌恩不論打守都不像陳子豪XD,他的速度確實是不錯的
Cin Dia
主要是那個怪力XD
陳子豪也是偏怪力爆打那一掛的
只是陳大哥在打擊上的細膩度更高
守備嘛.......守備就再說了
Cin Dia
話說,曾頌恩的選球和細膩度如果能提升上來,打擊模板應該是陳子豪
然後那個體格+據說相當好的跑速
速度作戰(盜壘/強迫取分跑者) 應該會給守方很大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