層巒疊嶂,巍然屹立。主要討論有興趣的議題或球員,偶爾跟風評論時事話題
未滿21歲的活塞中鋒Isaiah Stewart上季入選新秀第二隊,綽號Beef Stew的他是新秀隊中唯一純禁區球員。
Stewart身高6-8屬矮禁區一族,偏偏爆發力和彈跳力相當平庸,只能靠接近7-5的長臂彌補一些高度劣勢。雖然高度不如人,但靠著滿滿的能量和拼勁、對爭奪籃板的執著,加上活塞原本預計中鋒不是受傷要不就不堪用,Stewart菜鳥年不但得到不少輪替時間,最後更拿到不少先發機會。
菜鳥年個人寫了一篇:新世代老派禁區藍領:活塞菜鳥Isaiah Stewart,闡述Stewart適應不錯,雖然天花板不高但應能成為可靠禁區打手在聯盟打滾。節錄一段如下:
現在看來,先發尾板凳頭大概是Stewart上限,但只要沒有失去熱情和拼勁,他應該能在聯盟中生存很久!
Stewart是大部分教練都會喜愛的好球員,不管練球、比賽都是能量滿滿衝搶到底,即使苦工做盡顯少碰球也不會有怨言。打法強悍硬朗,不管對手是誰都不畏懼,非常擅長爭搶進攻籃板,偶爾低位有不錯的步伐和放球出現。
新秀年亮眼表現後,活塞總管Troy Weaver非常大膽的將Stewart拉上先發。即使知道新來救世主Cade Cunningham需要吃餅型高機動力長人,或是能投外線拉開空間的大個子,Weaver仍選擇將原本主戰中鋒Mason Plumlee貼籤倒給黃蜂,簽下有外線的長人Kelly Olynyk,更讓Stewart從第一場開始成為活塞先發中鋒。
結果不盡如人意,面對先發等級禁區球員Stewart討不到太多便宜,場均數據微幅上揚是上場時間更多的緣故,效率來看各項數據都比上季衰退,原本看來很有發展潛力的外線投射沒看到太多亮點。
對他隊球迷來說,最大記憶點大概是對戰湖人被LeBron James手肘打傷眼角血流滿面,Stewart整個大抓狂像是蠻牛一樣誰也拉不住,甚至想繞到後面進入對方替補席討公道,幸好最後被擋住沒有釀成巨禍。
衝動代價是禁賽兩場,不過誠如溜馬大射手Reggie Miller所言,此戰之後Stewart讓自己成為和Charles Oakley、Antonio Davis等前輩一樣的惡漢,球員永遠都不會想去得罪這些人。只要Stewart在聯盟打球一天,連LeBron James都沒在怕的他從此沒人敢招惹,狠勁成為註冊商標。
球隊裡面最好有這種人家不敢惹的打手,對方想對活塞隊友下重手時應該會三思而後行(能否套用到Grayson Allen身上就不太敢肯定了)。
只不過具備優異進攻籃板,籃下肯拼肯纏的矮禁區,真的是活塞禁區長期解答嗎?坦白說沒那麼樂觀。
活塞這季打了很多動態進攻,高度依賴長人高位判斷力。遞手傳球後該下滑還是往外拆?走位時機和路線怎麼決定?Stewart缺乏投射能力是一大缺陷沒錯,對手都知道你在那邊假晃半天根本不會出手,不過判斷不好才是最大問題。
看看前隊友Mason Plumlee同屬於沒外線的中鋒(生涯三分球0命中),但Plumlee傳球判斷和走位能力硬是彌補了沒外線的問題,造就不是攻擊主軸、非低位威脅還能有場均3次的助攻數字。
Stewart高位拿球威脅性極低,沒有投射、不會傳球、甚至走位偶爾還會卡到隊友。他不像新隊友Marvin Bagley III有體能和高度可以高空作戰,運球以長人來說也還可以,高位能下球直接殺到禁區;老經驗的Kelly Olynyk外線、切入都有一手,雖然判斷有些拖泥帶水但還是能創造機會。
高位完全無力導致Stewart除了單純跟隊友打擋拆外,最大作用是在埋伏在禁區邊緣底線兩側的Dunker spot,準備接隊友小球或是爭搶進攻籃板。偏偏Stewart缺乏高空作戰能力,在禁區附近不構成空接威脅,接到小球後爆發力不夠無法第一拍直接扛上去,有時在禁區附近反而妨礙進攻空間。
防守方面個人覺得Stewart有進步,尤其被拉到外圍後的防守判斷。Stewart在場時面對擋拆活塞幾乎都是直接換防,Stewart身軀龐大但橫移能力不錯,善於利用一雙長手干擾對手,即使面對後衛也不太容易被直接切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