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沒有看過像湯尼這種,這麼喜歡上場,這麼充滿鬥志的選手。」---鄭昆吉
中華職棒草創時期,投手分工不明確,諸多投手常要先發後援兩頭燒,像是 20 勝的黃平洋居然後援出賽 15 場,天王級的涂鴻欽有雙位數的後援登板,還有其他十位投手也是「先發-後援」double-double,顯示當時的投手責任劃分模糊,四隊都沒有所謂的「終結者」、「守護神」,直到湯尼的出現。
(圖片來源:職棒1年 (twncards.com))
湯尼在美國出身,小時候曾在日本住了七年,會講一點日文。21歲時被休士頓太空人在第 14 輪第 357順位挑中,這種選秀末段的球員,多是雞肋性質,沒有太多關注。湯尼在職棒體系一開始是以三壘手的身分亮相,243 個打席只留下(.175/.260/.207)的悲劇三圍,全壘打掛蛋,隔年就轉戰投手丘,鮮少站在打擊區了。
小聯盟打滾6年,湯尼最高層級只有2A,而且非常短暫,多是在1A奮鬥,成績不突出。1989年,湯尼算是邁阿密奇蹟隊的王牌投手,9 勝14 敗跟187 局的投球都是球隊最多,當時他的隊友有後來也在中職的賈西(Longo Garcia)跟瑞奇(Enrique Burgos)。
儘管受到重用,但湯尼 26 歲的年紀還在1A 討生活,要登上大聯盟幾乎是微乎其微。另外,小聯盟過低的薪資還要扣稅,讓湯尼不得不考量現實層面的問題。中華職棒的成立,給了湯尼能繼續打球又可以賺更多錢的機會。1989 年 9 月 15 日,湯尼帶妻子兒子同行,搭機跨海來台,心中只有一個念頭,盡力表現留在台灣打球。
(圖片來源:自藏職棒卡)
由於湯尼給的資料是三壘手跟投手,以二刀流的身手進入統一獅,使他要在南台灣的艷陽下練投又練打,汗流浹背,比其他洋將更辛苦。
「訓練的確是很苦的,但如果你想到你每一次的付出,家人就能得到一份好的收穫,那所有的苦都是值得的」。
職棒元年季初,統一獅拿下歷史性的第一勝之後,苦吞下八連敗,湯尼就承擔了兩場敗仗。1990年 4 月 6 日,先發投手廖照鎔投了 1又1/3 局被敲4支安打丟了2分,感覺要陷入九連敗的深淵,但接替上場的湯尼穩住陣腳投了七局多,幫助統一止敗並拿到隊史第二勝,也是湯尼在中職的第一勝。隔兩天,湯尼對三商虎後援三局無失分,拿到中職首次救援成功的紀錄。
(圖片來源:職棒2年 (twncards.com))
統一獅投手戰力吃緊,讓湯尼時而先發時而後援,可是數據會說話,湯尼在後援的成績比先發好太多,注意到此點的教練團漸漸把湯尼的角色定型,成為台灣職棒首位專職終結者,把守最後一道防線。
W | L | SV | ERA | WHIP | |
先發 | 0 | 7 | 0 | 3.72 | 1.51 |
中繼 | 0 | 1 | 0 | 1.80 | 0.80 |
後援 | 10 | 2 | 9 | 1.34 | 0.88 |
「當我上場時,雖然是面對很不利的場面,但如果我一一的把打者和跑者都解決掉,那不是很有成就感嗎?」
後援投手是苦差事,常在有危機的時刻上場,面臨不小的壓力,湯尼卻樂此不疲,用他豐富的投球經驗與冷靜從容的態度,以凌厲的伸卡球搭配大幅度的滑球,化解敵隊的反攻。職棒元年結束,湯尼以19 個救援點,成為中職史上首位救援王,也是墊底的統一獅唯一拿到個人獎的球員。
(圖片來源:職棒1年 (twncards.com))
職棒二年,對救火任務越投越有心得的湯尼,與杜福明、郭進興聯手的「肚鍋湯」成為統一獅的贏球秘方,這年湯尼寫下 20 次救援成功、24 個救援點蟬聯救援王,其他投手在救援榜上完全看不到他的車尾燈。季末總冠軍的賽場上,湯尼在第四戰的延長賽中,投了 3 又 1/3 局無失分,幫助獅隊拿到扳平的第二勝,接著最關鍵的第七戰,湯尼在四局上球隊落後時登板,扛住壓力交出4又1/3 局失一分的好投,最後統一逆轉獲勝,拿到隊史第一座總冠軍。雖然 MVP 是給羅敏卿,但拿下2 勝的湯尼絕對是厥功甚偉。
洪維澤
R.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