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樂天換血目標明確,馬傑森、林澤彬補上內野中線,讓替補人選不虞匱乏;張喜凱補上空缺的本土先發戰力,中繼端也嘗試讓新人做接班準備。
馬傑森
出賽數 | 打數 | 打點 | 得分 | 安打 | 全壘打 | 上壘率 | 長打率 | 打擊率 | |
馬傑森 | 67 | 195 | 13 | 32 | 54 | 0 | 0.329 | 0.318 | 0.277 |
擁有不錯的運動天賦,二壘手郭嚴文快速退化,勢必要由馬傑森接替,在游擊防區與林承飛共同分擔,顧慮點應該是馬傑森會不會因為守備區域調動打擊受到影響。去年季前新秀回顧就曾提到與林承飛並非競爭關係,再看去年三壘/二壘/游擊三首位出賽數分別是20/30/24場,游擊防區林承飛吃下生涯最高的單季98場,二壘面對郭嚴文老化,失去的不僅是長程火力,守備防區也失誤頻頻,由郭永維吃下了近半的57場,林立預期今年會從二壘出發,再看到三壘防區,梁家榮整年在此出賽68場,就現階段而言,馬傑森可以說是各個守位都有機會,但要固定守位幾乎不太可能。
面對多守位調動,首先要看到守備穩定性,馬傑森在守備中線表現不俗,更不時有美技展現,縱使是內野多守位,守備率仍維持高檔。在入選前被評估打擊環節較弱,在進入第一年完整球季卻不見此現象,經常能打出強勁平飛球。
看起來攻守兩端都不需要擔心的馬傑森,令人擔憂的是未來發展性,擁有和余德龍相同的多工特質,是否會在守衛調動逐漸喪失光芒,或者在獎項競爭上受到低估,都是影響自身身價的因子。
林澤彬
出賽數 | 打數 | 打點 | 得分 | 安打 | 全壘打 | 上壘率 | 長打率 | 打擊率 | |
林澤彬 | 26 | 57 | 3 | 4 | 16 | 0 | 0.339 | 0.281 | 0.281 |
職棒舞台並非各守位並非只有單一人,往往是處於多人競爭的狀態,去年兄弟外野陸續有陳文杰、宋晟睿、曾頌恩等人頂上;富邦悍將曾峻岳頂上守護神位置,都讓各隊在該位置成績上有所提升,林澤彬也具有同樣的作用。
林澤彬打擊守備端都具相當水準,林立預計今年會從二壘出發,郭永維也步入隨時可能下滑的年紀,林澤彬就會是最好的替補人選;不僅在守位如此,在棒次上亦是如此,去年樂天在第二棒嘗試許多人選,郭永維、林立、陳晨威、馬傑森都獲得一定打席的機會,林澤彬也有望搶下前段棒次的機會。

蔡鎮宇
出賽數 | 打數 | 打點 | 得分 | 安打 | 全壘打 | 上壘率 | 長打率 | 打擊率 | |
蔡鎮宇 | 7 | 13 | 0 | 1 | 2 | 0 | 0.154 | 0.154 | 0.154 |
在打球路上走得較不一樣,經過美國兜兜轉轉,返台時已經24歲,不利的年齡因素使蔡鎮宇直到第九輪才獲得樂天青睞,也是2020年選秀會上樂天桃猿最後指名球員。
蔡鎮宇在去年二軍獲得不算少的出賽機會,整年出賽60場、161打席繳出.238/.365/.295的打擊三圍,以後段順位而言,教練團給予相當多的出賽機會,蔡鎮宇必須把握這一、兩年,否則歲月流淌,將被後進覆蓋。
張喜凱
出賽數(先發) | 投球局數 | 中繼成功 | 勝 | 敗 | 被安打 | 三振 | 被上壘率 | 防禦率 | |
張喜凱 | 16(15) | 75.0 | 0 | 5 | 6 | 93 | 44 | 1.72 | 5.04 |
在二軍就朝先發投手培養,去年季前也被點名為關鍵先發戰力,期待低肩側投為球隊帶來貢獻。雖是大學生入團,但在打者較強的中職,2020年球季在二軍沉潛一年,整年20場出賽防禦率4.95拿下二軍防禦率王。2021年球季面對嚴酷的一軍戰場,教練團採取近年和其他球團差不多的模式,讓年輕投手有較多時間休息與調適,確保每場品質盡可能不受密集且高張力的先發拖垮信心,也盡量控制投球數在100球左右。整年和黃子鵬兩人就吃下39場先發場次,平均也能吃下近五局,是去年比較穩定的本土先發組合。
Yuchi Huang
文中對於馬傑森評價與我顧慮相同,如果是後段順位這表現合理及格,但偏偏是首輪順位...
珍瓏策
可能要考驗教練團的調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