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生之犢
我這邊有著另外一個跟Michael Jordan有關的小故事。
我在2001年被波士頓賽爾提克隊選中,就在同一時間,Jordan準備復出加盟華盛頓巫師,這也讓我有機會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學生球員,搖身一變成為在賽場上防守Jordan的職業球員。
準備上場時,我的內心一直都浮動著,就像即將要跟超人對決一般,你們可以想像一下那個畫面,從小就一直看著的偶像,現在就活生生地佇立在你眼前。一眨眼的功夫,在我職業生涯的第五場比賽,我就得在場上面對MJ,就像許多也曾以MJ為偶像、也加入NBA的球員一樣,心裡只想著:「哇喔,我要跟MJ一起比賽了。」
一旦比賽開始,就不用擔心太多了,沒有多餘的緊張感。我就是屬於這裡,我會在這裡大展拳腳,然而回過神來,喔哇,是MJ欸,這對20、21歲的我來說,還是有點不真實。但對我的隊友Antonie Walker、Paul Pierce來說,他們對我的反應並不以為然。
Antonie來自芝加哥,他與Jordan有過交集。他跟Pierce整場比賽不斷對Jordan說垃圾話,不管在場上還場下,我甚至不知道他們再說什麼。
「靠,所以我特地回來NBA就只是為了來跟你打一場友誼賽嗎?」Jordan對Pierce說道。據說開季前,Jordan舉辦了一場球員之間的友誼訓練賽,但Pierce並沒有捧Jordan的場。
那天晚上真的是漫天垃圾話,但平心而論,我認為Pierce那天的表現比較好,不只是因為我們贏得比賽,他還蓋了Jordan一個大火鍋,讓我有機會在進攻端完成一記雙手灌籃,我那天得了16分10籃板,還有大概3個妙傳,對於一個初進聯盟的菜鳥來說,能跟巔峰時期的Pierce和Walker同場競技,真的是莫大的榮幸。我回到家後立馬重新回顧了那場比賽,到那時我還是難以置信。
Jordan那晚得了32分,那時他已經40歲了。
那猜猜看我現在幾歲?時光是真的飛逝呢。
一旦你年紀到達40大關,大家都會覺得你是一個老骨董,
聯盟中並沒有多少球員能在年過40時還能在場上奔馳,若有的話也絕大多數都是功能型的球員,例如休息室領袖,年輕人的導師。然而在40歲時能繼續在比賽中擔任要角是真的非常困難。
因此,賽爾提克在今年所提供的那份10天短約、幫助我重回NBA的那1分鐘57秒,那一刻,我心裡只有感激,對我來說真的意義非凡。
然而綜觀我的職業生涯,還有一件事是我十分寄望的,就是希望能有一個40的老兄能夠與當時年輕、還有幾年生涯的我對話、給我一些忠告:嘿兄弟,不用擔心,這一切都是可行的。
阿肯色州
我在阿肯色州的小石鎮(Arkansas Little Rock)長大,自我有記憶以來,就是只有我跟母親兩人相依為命,盡管生活並不富裕,但她總是為我付出所有,讓我不至於餓肚子。身兼兩份工作的她,在州立醫院值完大夜班後,只有兩個小時的休息時間,早上便繼續在Thrasher俱樂部(Thrasher Boys&Girls Club)工作。
我通常都在Thrasher度過我的周末,這裡位於小鎮南端,當時我7歲,有一段時間那裡的體育館總是擠滿了其他小孩,但在一些「良辰吉日」時,整間體育館就只有我一個人而已,那段時間也成就了現在的我,就像是庇護所般,陪我成長。
投進中距離對我來說就是家常便飯,從以前在Thrasher裡,我就是靠著我的中距離開始打天下。從那時候開始,投籃已經成為了我的本能,幫助我在日後成為明星球員,在聯盟打出一些名堂。
也大概就是那時,以籃球為志向的想法在我心中萌芽,媽媽她拼命的工作,那種身心俱疲的程度不是我能想像的,我必須讓我們過得更好。而我知道籃球能把我帶到怎麼樣的高度,這樣她就不用繼續工作了。有了這個目標,便也以此做為動力,作為獨子,我跟母親真的很相像,我們都願意為彼此付出一切。
在現代有許多10歲左右的青少年運動員都已經有訓練師了,真的很不可思議,而我當時可沒有這樣的環境,只能跟朋友們互相模仿、學習。我的球感很好,這並不是吹噓,我從小就擔任控球後衛,一直以來都在為此努力,運球是我最早開發出來的技能,誇張地說,就算院子裡沒有籃框,我也可以用石頭運球過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