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2/04/01

產生逃避運動的念頭,我是如何透過三個心理學小技巧,讓自己出門並得到全新運動體驗

無論已經培養多少年的運動習慣,或是還沒有任何運動習慣的人,在要接觸新運動時,可能得面臨想逃避運動、找理由不想嘗試的狀況。這裡分享我近日如何使用三個心理學小技巧,讓自己最後順利出門,並在未曾體驗過的瑜珈運動中,得到全新的體驗。

作者:jamesbon22

你是不是曾經想出許多理由,就是為了逃避從沒接觸過的運動?你絕對不孤單,即便是從小就接觸多種運動的我來說,在有機會接觸新的運動也會因為恐懼、陌生而產生逃避運動的念頭。這次應同學邀約體驗瑜珈課程,從剛答應時的滿腔熱血,到越接近赴約時刻,逃避的念頭卻越來越強烈。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時的你,是不是就果斷拒絕體驗新的運動了呢?

這裡跟你分享我應用了哪三種心理學小技巧,讓自己最後騎了三十分鐘的機車到上課教室體驗瑜珈,並且從中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

克服逃避運動的小技巧之一:「現狀偏差」的理性分析

「現狀偏差」是指我們總會認為保持現狀,會比嘗試新事物來得安全,因此忽略不嘗試新事物帶來的損失。人類對於失去的恐懼,遠大於得到的喜悅。因此在選擇未知的事情之前,會考慮到「失去」的部份,像是浪費時間又沒成果、到了現場可能自己會出糗,這種「損失」的想法,會讓自己盡可能的選擇保持現狀。

這時你只要用「寫」的,清楚列出「去」與「不去」的損失,就能更客觀給自己是否要嘗試新事物的分析,而不是只出現在腦袋裡的模糊概念。

請繼續往下閱讀

「去」體驗新的瑜珈課程,可能的損失將是:
「油錢」、「時間」、「表現笨拙丟了面子」、「一個難得悠閒的時刻」。

「不去」體驗新的瑜珈課程,可能的損失將是:
「一輩子從來沒有過的經驗」、「學習其他老師如何指導的機會」以及「因為毀約帶來失去信用的印象」。

相對之下,「不去」的損失遠比「去」的損失來得大很多。因此客觀上沒有不去的理由。但這畢竟只是客觀上的認知,距離真正做出行動還是有一段距離,這時就要搭配應用下一個小技巧。

請繼續往下閱讀

克服逃避運動的小技巧之二:一直走下去的「作業興奮」效應

「作業興奮」是指只要當你跨出第一步行動,開始作業之後突破了最大的靜摩擦力,會發現自己更有動力持續下去,往往不知不覺中就順理成章的發展下去。

就跟之前當兵要收假前,最痛苦的絕對是在家裡還沒出門前的那幾分鐘一樣。但是只要一出了門,痛苦及排斥感就逐漸降低(雖然還是很不想回營區),到進了營區之後反而就穩定下來。

你現在知道不去的損失更大,且只要一出門就能解決大半的心理障礙。那麼接下來你只需要一股衝動,讓自己出門就行了。

克服逃避運動的小技巧之三:說走就走的「倒數三秒」

「倒數三秒」不只是三秒,你要五秒也行。總之就是先什麼都不要想,在深吸一口氣後開始倒數「三、二、一、出發。」

往往在心裡喊出「出發」後,就真的會做出行動。你可以在平時就做一些小練習,比如不想去散步時,倒數三秒:「三、二、一、出發。」、不想起床時:「三、二、一、起床。」,當你成功了一次兩次,就會在你腦子裡產生成功的印象,之後在使用這方式也會更加順利。

我也在倒數三秒後,抗拒的心理就小很多,順利的讓自己出門去了。

用了「現狀偏差」「作業興奮」「倒數三秒」這三種方式擺脫逃避運動的念頭,讓我出發體驗從未接觸過的瑜珈運動。也透過瑜珈老師的指導,感受到和過去截然不同的運動模式、思考方式及評估自己身體的角度。

你一定也會遇到跟我一樣不想去體驗新事物的時候,無論是新運動或是各種嘗試,不妨應用這些心理小技巧,讓自己順利的動起來。往往得到的,遠比什麼都不做來得多很多。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