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源自對車的熱愛!車手陳柏蒼與中華賽車會合辦THC台灣爬山挑戰賽

台灣沒有賽車專門學校,想跑賽道更是筆不小的費用,要如何做到低門檻、高規格、符合法規、又能振興台灣賽車界?

作者:廣編企劃

對賽車的熱愛,源自於在高中時我非常喜歡車,猶記當年有個風潮,愛車人的夢想都是擁有一台喜美,喜美在80、90年代是年輕人夢寐以求的車款;現在大部分的年輕人夢想則是擁有雙B,但隨捷運等大眾運輸發達、人口增加與停車位減少的關係,會買車的年輕人也變少了。

陳柏蒼車手比賽剪影/ Photo Credit:車友趣

高中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是保養廠,鑽研汽車結構與引擎等系統,我在這裡累積不少實力與經驗,加上中古車商時常來保養廠維修,也聽他們分享買賣車的過程,從中看到了二手車的潛在市場,工作四年後我毅然決定投入於中古車市場。

請繼續往下閱讀
陳柏蒼車手比賽剪影/ Photo Credit:車友趣

台北承德路一直以來都是中古車商的兵家必爭之地,我選擇在承德路最大的中古車行工作,但中古車在二三十年前沒有像現在這麼透明化,算是比較封閉的市場。以前的人喜歡買新車,一開都是十年以上,甚至開到報廢,且當時品項不齊全、供應量也不多,所以二手車以十幾年以上的車子居多。

陳柏蒼車手比賽剪影/ Photo Credit:車友趣

由於我從高中以來就開始鑽研車子,更有看汽車雜誌的習慣,對於規格、動力等資訊琅琅上口,還記得第一個客人被我的介紹給震懾住,我想這就是興趣變成專長、更昇華成專業的過程吧。

陳柏蒼車手比賽剪影/ Photo Credit:車友趣

除了用車市場的改變外,中古車市場的經營轉變也非常大。當時中古車行都是家族經營,以喊價為主,比較沒有介紹車輛規格及售後服務,形式大多為擺在騎樓出售的方式,而現今Instagram, facebook, youtube等社群媒體出現,有更透明化的資訊,降低買賣中古車知識不對稱的落差問題,也為二手車商經營模式開啟新紀元。

陳柏蒼車手慶祝勝利/ Photo Credit:車友趣

當時公司在台北承德路,鄰近陽明山,所以三五好友常會約跑陽金公路、石碇、北宜等路段,漸漸變成「平日跑山路、假日看比賽」的習慣,而一開始在跑山路的過程中會讓前輩帶,與車慢慢磨合,但由於來往車多也危險,當時的option雜誌有推龍潭賽車之獨走賽程,費用門檻降低,我在經濟能力許可下去參加,也開啟了我的賽車之路。

請繼續往下閱讀
陳柏蒼車手參加澳門賽車節/ Photo Credit:車友趣

賽車並非是飆車,會飆車的人不一定在賽車上能如魚得水。真正的賽車講求的是技術,人跟車的搭配,是車與人之間的默契,在參與賽事的過程需要慢慢培養起油門、煞車、轉向的和諧度,不妨將其比喻成人與車共舞吧。

陳柏蒼車手參加比賽勝利/ Photo Credit:車友趣

台灣普遍對於車的認知為民生必需品、代步工具、或財力象徵,卻很少人注意到賽車是一門技術,在台灣,賽車更是缺乏聲量,被人灌上飆車族的負面形象。台灣沒有賽車專門學校,想跑賽道更是筆不小的費用,要如何做到低門檻、高規格、符合法規、又能振興台灣賽車界,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活動剪影/ Photo Credit:車友趣

推廣賽車靠自己: 與中華賽車會合作舉辦山路挑戰賽

台灣爬山挑戰賽/ Photo Credit:車友趣

在多年經驗與籌備下,我們和中華賽車會合作,於2022年4月、6月、8月、10月分別於苗栗、金門、桃園及南投舉辦台灣爬山挑戰賽,7月在南投也有舉辦台灣爬山大師挑戰賽。為了安全,我們申請封街封路,所有路段均是柏油路,彎道均有車體破壞設施及救護單位待命,也沒有斷崖、深水等危險顧慮,每處都有FIA認證、以及賽事規則書。比賽是一台跑完後,下一台才開始起跑。

台灣爬山挑戰賽/ Photo Credit:車友趣
台灣爬山挑戰賽/ Photo Credit:車友趣
台灣爬山挑戰賽/ Photo Credit:車友趣

在樂趣方面,山路挑戰賽考驗的是技術,彎道較多,並非以直線為主(直線為動力需求、彎道是技術需求)。我們也辦在各地觀光區附近,除了讓參賽車友們比賽之外,也能到附近景點遊玩,振興當地觀光。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爬山挑戰賽/ Photo Credit:車友趣

門檻方面,由於路面平整、彎道安全、救護設施齊備,不須重度改裝(如加裝防滾籠或人身部品等),參賽者僅須戴安全帽即可;汽車也不用額外做動力或性能改裝,讓所有對賽車有興趣的朋友能以實惠的費用參加體驗。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