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勢:Cade Cunningham / 底特律活塞
本屆的選前評估,Cunningham在頂級水準的前幾順位當中,又獨自高於一個檔次,其聲勢之火熱,各界對他的美好期許,可說超越了2020年時的Zion Williamson,足稱近幾年之最。Cunningham的職業生涯起點卻由腳踝受傷拉開序幕,腳傷逼使他缺席整個訓練營與前4場季賽。首戰投8中1,前3戰投39中7,創下1976年以來初登場新秀最低命中率(以至少出手30次為基準)。
Cunningham在大學時期有穩定得分手段,甚至外線也有4成命中率。進入NBA後,比起Trae Young之類得分如探囊取物的後衛,Cunningham的爆發力不足以在擁擠的禁區對抗取分。另一方面,活塞與Cunningham搭配的後場、側翼陣容無論是Killian Hayes或Saddiq Bey,都無法穩定保持至少35%外線命中率,致使他創造機會的能力大打折扣。欠缺空間感的活塞的進攻效率多數時間在聯盟倒數1-2名徘徊。職業規格的單防和防守策略也高於大學水準,無疑地,活塞教練團給予Cunningham最多的球權與開火自由,相對地他也得面對最具針對性的防守。
面對鋪天蓋地而來的嘲諷與質疑Cunningham說道「我從不自暴自棄,因為我知道自己有多行」。活塞的勝場進帳依舊緩慢,Cunningham的全面性與籃球智慧卻開始像甘霖一般,滲透進活塞這貧瘠的土壤裡。身有接近側翼的身材,兼有後衛的視野,他勇於出手、爭搶籃板、指揮隊友補防每一次對手的擋拆進攻。平時大量觀看類似體型的後衛如Jason Kidd、Grant Hll、Tracy McGrady的影片學習技術。Cunningham以17.3分5.6助攻當選2022年1月份最佳新秀。明星賽過後,活塞有Cunningham在陣時攻守淨值(Net Rating)為9.7是主戰選手中最高。在球季即將收尾的此刻,活塞與另兩位最佳新秀競逐者效力的暴龍、騎士對戰取得5勝1負的成績。
Cunningham的個人進攻效率還有拉抬的空間,平均來說他並非高速的切入者,站上罰球線的次數頗有限,2022年整個1-2月場均僅有2.5次罰球。運動網站「The Ringer」3月中旬的一篇報導指出,2000年以降共有34名新秀能有高於25%的持球比(USG%),Cunningham是這34人中每100次出手能要到的罰球最少的。雖然尚無必要在新秀年與他最常相提並論的Doncic(場均6.7次罰球)相比,但以他的體型不應該只有這種數量的罰球。
砥柱:Evan Mobley / 克里夫蘭騎士
拿到好籤位的騎士手中天賦累積不差,我們都知道「SexLand」兩個小後衛能打又能爆分。Okoro一副將防守工兵作為畢身志業的氣勢,少掉了鬧事被交易走的Kevin Porter Jr.。Dylan Windler卓越的射程與籃球智慧還是值得開發。問題是這東一塊西一塊的天賦,需要有人穿針引線把他們連成一氣。在本次高天賦的「搖滾區」第三順位,騎士的目標設定為未來當家等級的選手。經過一番調查,制服組先去邀請Evan Mobley的兄長Isaiah Mobley來試訓,同時與馬氏一家老小打好關係,順利迎入這位「獨角獸」長人。
Mobley的過人之處在於:他一進聯盟就被塞入J. B. Bickerstaff總教練所設計的,反潮流的騎士三塔陣。中鋒站了個似乎用他那顆爆炸頭也能扒火鍋的Allen,側翼有個在外圍飄來飄去的芬蘭司機。聯盟越來越多能在球場Logo地區出手的地圖型攻擊兵器,出現地圖型防守兵器也是遲早的事。Mobley與Allen的日常任務就是巡航禁區、拉到外面協助隊友夾擊敵人,Mobley的防禦陣地甚至擴充到三分線外。不同於之後將提到的Scotties Barnes會被指派伺候對方的主力攻擊手,Mobley的防守是「讓想挑戰他的人都吃鱉」,特別是習慣利用換防把長人拉到三分線,再用速度吃掉的後衛,經常在以為擺脫了Mobley,眼前只剩把球放進籃框之際,被他的巨掌搧掉。具備7呎身高而能防守多個位置的長人在聯盟中極為罕見──很多7呎長人連自己對位的中鋒都招架不住──Mobley的本領讓許多人直覺地聯想到Kevin Garne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