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LEAGUE+ 第二季進行到賽程後半段,戰局形成四強鼎立競爭例行賽龍頭的狀態。
首季獨走的富邦勇士因為開季的傷兵困擾從宇宙回歸地表。新竹攻城獅在新外援辛巴 (Sim Bhullar) 宰制禁區的表現下一舉打進隊史首次季後賽。而新成軍卻來勢洶洶,打出聯盟新霸主態勢的新北國王則在另一位雙十機器湯瑪士 (Thomas Welsh) 缺陣的情況下連吞五敗回到民間。

Photo Credit: 福爾摩沙台新夢想家
上季打進冠軍賽的夢想家則打造出聯盟最強勝率主場,即使失去打出年度MVP等級數據的楊敬敏,球季中的狀況起伏不定,甚至每場比賽都像支不同的球隊,但仍在例行賽尾聲左右時拉出本季最長連勝,更是季後賽第一種子席位的強力競爭者。
原因是什麼?這個秘密也許得不到夢想家制服組的揭露或是解答,但我們在夢想家這季 2/3 的賽事中可以看到一些很特別的「過程」。
Next Man Up

Photo Credit: 福爾摩沙台新夢想家
攤開數據排行榜,夢想家是聯盟 6 支球隊中唯一陣中沒有場均 20 分以上球員的隊伍,但卻是唯一有高達 8 個球員場均超過 8 分的球隊(第二名是勇士與鋼鐵人的 6 位球員)。某種程度來說,這也許就是夢想家會突然單節啞火(創下史上單節最低分 5 分)或是關鍵時刻進攻當機的原因;但隨著球季磨合到 2/3,也可以看到夢想家在大B(Brandon Gilbeck)、李德威、林俊吉三個主要輪替掛傷號的情況下,仍然有能力打史上最大逆轉(分差 25 分),命中聯盟歷史紀錄的單場 21 記三分球、豪取聯盟本季新高 126 分,並且拿下本季最高 5 連勝。
仔細觀察夢想家的球隊攻守體系,他們沒有主宰力強大的洋將,也沒有任何堪稱拆彈的 Go-to Guy(也許這會是季後賽的隱憂),但是他們這種連洋將都必須試著融入體系的球風,產生一種 “Next Man Up”,人人都可能跳出來的精神。也許近期夢想家少了李德威,甚至少掉了季中存在感爆量提升的護框洋將大 B,也許林俊吉的切入破壞力難以取代,但是包含年輕球員陳振傑、被台灣球迷寄予厚望的吳永盛、本季陷入掙扎的成力煥都在這段時間挺身而出,也許不能完全彌補傷兵的功能性,但能利用自己的球風特色找到在體系貢獻的方式,並在這波連勝扮演重要角色。而關鍵時刻球要送給誰這個問題,簡浩寫上了答案。球隊灌輸的「拳擊手性格」,讓球員在賽季最艱難的時候一個個站了出來。
最被低估的選擇
隨著四月這波連勝,球評與球迷慢慢傳出「也許夢想家被低估了」、「也許他們也是強力的冠軍競爭者」的討論。球評胡鈞期(小胡)就在 YT 直播中提到,夢想家在進攻端的大幅成長是他們從起伏不定重回強隊討論的關鍵。
夢想家的體系球風與球員選擇讓他們在開季就展現強悍的防守表現,不僅華裔球員錢肯尼與忻沃克各自在後場防守與籃板保護上各有表現,吳永盛對後場的壓迫更製造對手控衛很大的體力負擔,較少上陣的楊盛硯也在領銜登場的比賽中成功製造鋼鐵人洋將哈里斯 (Manny Harris)困擾,甚至不以防守能力見長的簡浩都能利用經驗與站位幫助團隊防守。強悍的防守會造成對手作客時更大的負擔,也是夢想家能打造聯盟最高勝率魔鬼主場的原因之一,而截止目前的防守效率值 (Drtg) 94 分仍維持在聯盟第一。
而在經過 20 場比賽的磨合,講求傳導的進攻也開始慢慢上手。根據胡鈞期的統計,夢想家的場均團隊得分在兩個月內成長了 8 分。側翼球員成力煥與簡浩也各自找到更舒服與能夠在體系中積極出手的空間。穩定的防守加上更有把握的進攻,很直觀地說明了夢想家在賽季末才開始拉出長連勝的原因。
獨特的洋將選擇

Photo Credit: 福爾摩沙台新夢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