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2 NBA季後賽分析》曼斐斯灰熊——更上層樓的新勢力

以往灰熊被認為是樸實的低調球隊,但今年他們蛻變為穩定且強悍的強權,追平隊史最佳戰績,站上第二種子則是隊史最佳排名,由一群年輕小將為首的熊群,正準備朝季後賽大步前進。

作者:韋恩

從剛開季時Ja Morant就炙手可熱,成為聯盟當紅炸子雞,甚至幫助他獲得票選青睞而能登上明星賽先發開始,再到季末即使Morant缺陣,仍能以強悍的體系維繫高勝率,灰熊雖然依舊維持以往堅實強悍的風格,但Morant的光芒無疑幫助灰熊更往前邁進,加上戰績實質的幫助,灰熊不再只是來季後賽想辦法咬對手的後段種子,而貨真價實是聯盟第二的強隊。

從季中的脫胎換骨到季末,固然和本季一路獨領風騷的太陽、浪花兄弟歸位的勇士相比,灰熊可能會因為經驗不足而成為後段種子比較想挑的對手,但灰熊去年就曾在附加賽扳倒勇士,本季更上層樓的話,勢必不容小覷、要成為西區季後賽的新勢力。

請繼續往下閱讀

例行賽戰績:56勝26敗,聯盟第二

56勝26敗,聯盟第二戰績,開季前我想沒人能預料到這會是曼斐斯灰熊2021-22球季例行賽成績,尤其再把大V交易掉後,自家灰熊迷再怎麼看好,預測最後排名能在西區第六躲過附加賽都是接近不切實際的幻想,所以最後西區第二呈現在眼前,用「不可置信的奇蹟」或許更貼切表達此刻筆者的感受。

不過灰熊開季前兩個月也是跌跌撞撞的,戰績僅9勝10敗勝率未過5成,排名也如一般預測的在季後賽邊緣徘徊,更糟的是球隊王牌Ja Morant遭遇左膝扭傷需要缺賽一段時間,前景一片黯然。但籃球就是如此有趣,面對絕境灰熊反而逆勢反彈,在接下來11場比賽贏下10場,自此之後灰熊就脫胎換骨似的穩住西區前八,甚至趁著其餘西區列強各自的球隊問題影響,順勢爬上西區第二直到季末。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一年整支球隊創下許多隊史紀錄,球員方面像是Ja Morant打破隊史單場最高分(52分),JJJ打破單季最多火鍋(177顆),Bane射下隊史單季最多三分球紀錄(228顆)等;球隊方面,雖然56勝沒有刷新隊史最佳戰績,但西南區龍頭與第二種子身份進季後賽也是灰熊歷史上頭一遭,種種紀錄代表灰熊成功一季。

 

球隊優劣勢:

深厚的輪替陣容

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果問灰熊本季成功的關鍵因子是什麼,球隊深度絕對是最多人的答案。陣容裡除了Ja Morant,沒人上場時間超過30分鐘,整季平均上場20分鐘以上球員有9位,15分鐘以上也多達11位,而且這11位球員的正負值都是正的,換句話說他們在場上對球隊勝利是有正面幫助的,這也造就灰熊板凳驚人效率,常常在第一節末到第二節中這段一般球隊先發替補混合上場階段,反超落後分數,或者一波兇猛攻勢拉開雙方分差。

而這季除了新秀Ziaire Williams與中鋒Admas之外,其餘主要輪替球員都在Jenkins底下超過2年相處時間,所以對教練的攻防體系都很熟悉,球員間的默契化學反應都很好,所以不管誰頂替先發位置都能與其他先發球員搭配純熟,讓灰熊在Morant跟Brooks因傷缺賽的比賽裡還保有一定競爭力。

 

新一代的磨礪防守

灰熊本季靠著華麗進攻吸引媒體注意,卻時常忽略灰熊也是個防守強隊,本季防守效率排名聯盟第五,整季更創下一項歷史紀錄,在籃板,抄截,火鍋這三項數據都是聯盟第一。

不過不像過去Grit & Grind時代時的絞殺式防守,年輕灰熊球員雖然沒有像前輩們一樣頂級的防守技巧,但拼勁絕對有傳承下來,不管是在持球者的切入路徑,或是自家後衛換防到禁區防守,鄰近的防守球員都會積極跑動協防,甚至包夾逼迫對手傳球,這種侵略性防守很考驗持球者短時間判斷能力,只要稍有遲疑就容易掉球,灰熊球員也很熟識包夾啟動後的防守佔位與輪轉方向,讓對手沒辦法很快傳到空擋位置,因此灰熊每場有17.4次干擾傳球(Deflections),在聯盟中僅落後以長手臂建軍聞名的多倫多暴龍,這對於身材沒特別出色的灰熊球員來講是很難得的事。

 

快速比賽節奏與攻防轉換


Jenkins的進攻體系很強調球隊早攻(early offense)概念,攻守轉換(transtion)佔有灰熊進攻很大比例,本季更有19.2%比例是如此,先發的Morant、Desmond Bane、Dillon Brooks到球季中逐漸出頭的De'Anthony Melton、Ziaire Williams、Brandon Clarke等前後場齊發,儘管Adams多半擔任禁區頂樑柱、Kyle Anderson的外號「Slo Mo」也說明他不會負擔這種奔馳的工作,但灰熊幾乎隨時都可保持三個可拔腿狂奔的田徑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