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2 NBA季後賽分析》密爾瓦基公鹿—接下來的路才是最艱辛的

在任何領域成功一次並不難,有時候這能依靠正確的時機點和突如其來的運氣直接一飛衝天,但是在這之後,該如何維持才是真正艱難的地方,在NBA的世界更是如此,唯有衛冕成功,球隊才能夠真正打破所有的質疑並重新證明自己。

Eden

Grayson Aleen是哪位

 

今年是NBA的第76個賽季,而在這75次衛冕機會當中只有23次是由前一年的冠軍球隊成功衛冕,機率連三分之一都不到。

請繼續往下閱讀

其實綜觀人類歷史,那些能成功推翻王朝的勢力要能夠站上頂峰之後仍舊能維持統治力的案例更是寥寥無幾,畢竟要攻下別人的江山是一回事,能否保住自己的江山又是另一個唯度的思考角度,尤其在NBA如此瞬息萬變的環境,要能在如此百家爭鳴和群雄割據的時代成為一方之霸已經不容易了,但最艱難的終究還是在於該如何持續保持這個地位,套用在本季的密爾瓦基公鹿更是如此。

充滿爭議的希臘神『墊』、KD只差半步之遙的東區冠軍、Trae Young的腳踝扭傷以及CP3在前段對戰受的肩膀傷勢,上述這些意外都讓公鹿去年那座冠軍的含金量與認可度大受質疑,即使在總冠軍系列戰當中尤其是第六戰,Giannis Antetokounmpo的表現固然獲得眾人的尊敬和認可,但身為衛冕軍,公鹿仍舊需要走過這條艱辛的路才能真正重新證明自己並留下更加穩固的歷史地位。

 

請繼續往下閱讀

例行賽戰績︰51勝31敗(東區第三)

 

儘管就像其他東區前段球隊,本季的公鹿同樣也有傷兵困擾的麻煩,開季沒多久便一口氣倒了主控Jrue Holiday和前鋒Khris Middleton,主戰中鋒Brook Lopez更是只打了開幕戰之後就因為背傷的因素躺進傷兵名單長達五個月才回歸賽場,儘管這段期間反而給予了Bobby Portis的表現機會,讓他的場均數據皆攀升到生涯新高的14.6分9.1籃板,三分命中率雖然在下半季有所下滑,但是以場均出手4.7次的情況下繳出39.3%的命中率也已經是相當優秀的表現,Portis的跳出也讓公鹿得以維持聯盟前段的進攻火力,然而失去Lopez這個禁區屏障,頂替的Portis也不是相當優秀的護框者,這也讓公鹿的團隊防守直接跌到中段班的水平,明星賽前的團隊防守效益值更是一度跌到聯盟後段班。

除此之外,雖然板凳射手Pat Connaughton和季前交易入隊的後衛Grayson Aleen都有相當火燙且穩定的外圍手感,但是休季簽下的所有福袋包括Rodney Hood和Semi Ojeleye等人完全派不上用場導致側翼替補只剩下菜到不行的Jordan Nwora,後場方面George Hill老化到連三分都投不進,就連傷癒歸隊的Donte DiVincenzo都還在找狀態,搞得公鹿必須要把快退休的失業老將Wesley Matthews再度挖回來,替補禁區更因為Portis被拉上先發的因素直接開天窗,直到Cousins的加入才稍微能藉此勉強渡日並減少Giannis打小球五號的損耗,雖然有些可惜最終並沒有選擇把他留下來,但考慮到他在公鹿時期的外圍把握度並不好,整體來說還算情有可原。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過在Cousins離開之後,公鹿的替補禁區仍然是不小的漏洞,在Lopez歸期未定以及後場人手還算充足的情況下,他們最終選擇在交易大限參與了國王快艇活塞的多方交易案,將沒太多實質貢獻的替補搖擺人Rodney Hood和Semi Ojeleye送往快艇,以及把本季狀況不佳又是合約年的後衛Donte DiVincenzo送往國王,藉此獲得快艇長人Serge Ibaka和兩張二輪籤,此外又分別在買斷市場引進了都是被籃網裁掉的Jevon Carter和DeAndre' Bembry,試圖一口氣補強替補的前中後場戰力。

事實上這些補強幾乎都算是成功的,Serge Ibaka的護框和活動能力雖然下滑不少,但至少他守Drop的策略還是有一定的影響力,加上35.1%的三分把握度以及意外打出生涯新高的防守籃板率都相當符合公鹿對於替補中鋒的需求,讓場上都能維持至少一名以上的高射炮;來到公鹿的Jevon Carter除了能遲須展現他在防守端的能耐和拚勁之外,之前迷航的進攻端突然在這裡找了回來,控球傳導上意外也能幫上不少忙,重點是三分球的表現居然是超水準的55.8%,上述兩人的稱職演出也成功補上公鹿貧弱的替補戰力。

至於DeAndre' Bembry就真的蠻可惜的,原本預期他能補上替補前鋒的缺口,但因為受重傷的因素不得不把他裁掉,最後在賽季結束前一口氣和之前也曾簽過合約的後衛Rayjon Tucker以及特別從歐洲挖角的阿根廷後衛Luca Vildoza簽下合約,補上陣容名單的最後兩個空格,而下半季的公鹿也在Brook Lopez的傷癒歸隊之下順利以東區第三之姿挺進季後賽。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