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傳統季後賽的 7 戰 4 勝制,教練們可以不斷出招調整策略、陣容,戰線一拉長實力較好的隊伍,通常能有比較好的發揮。當比賽轉為單場、不固定對手時,從例行賽的經驗就可以知道「變數很大」,任何分析、數據都會有突發狀況,某球星甚至是是平凡的替補射手,有可能因手感冷卻、火燙,扭轉這支球隊的賽季命運,就只憑一場比賽的表現。
從整體大局來看,即便某些球隊可能因此喪失季後賽門票,卻不至於影響到季後賽的精采程度。當前附加賽僅針對第七、八名,綜觀 NBA 季後賽歷史,面對第一、二種子想翻盤的機率實在太低,去年從附加賽晉級的塞爾提克、巫師、湖人、灰熊,有三支隊伍都是僅拿下一勝就遭到淘汰,唯有湖人是 4-2 出局。附加賽或許反而比較能篩選出,近況最佳的球隊。
NBA 對附加賽的態度十分明確,Evan Wasch 就直言「不想打附加賽就努力排到第六名」,擺明進一步限縮保障名單,給予戰績更好的隊伍獎勵,卻也未否認當前的制度瑕疵,例如在 19-20 賽季開始嘗試附加賽時,NBA 最初的規定是若第八名的勝場差超過第九名 4 場以上,就會無條件晉級,不必參與附加賽。聯盟會怎麼改?球迷們可以拭目以待。
Evan Wasch 提到,聯盟暫無擴大附加賽名單的想法,但也想給與第 1、2 種子更多優勢,像是挑對手的可能性,讓球隊有更多動力去爭取最佳成績。
Sora Su
一場定生死真的變數太大。
若還是要玩附加賽,建議還是恢復勝場差這門檻,但由四場改為三場
林小飛
對七八名來講, 是兩場不是一場
Sora Su
對,但89名之戰的確球是一場決勝負 (雖說誰叫你要先輸掉78之爭),所以個人認為恢復89名之間的勝差門檻還是比較公平點的規定
JK1971
這個時代,改變總比不變來的有趣
fb - 游鈞凱
建議是第7直接進9、10兩名贏的跟第8打、賽制三戰兩勝第8保有一勝。
黃珊妮
這個賽制我贊成,原本2020的賽制,就是前七名直接進季後賽,第八名打九名,而且三戰兩勝第八名先得一勝。改這樣子八九十名打附加賽就好,第八名以逸代勞,而且先得一勝,保障比現行附加賽制度好太多了。
Melody Huang
會不會以後出現東西前4種子翹腳髯嘴鬚看第5~12名打附加賽?(被打
奧莉
假如46勝灰狼不幸連輸2場,還會因為沒進季後賽而獲得樂透籤,萬一真的抽中前三順位,是不是又變另一種破壞平衡
阿蘭
我覺得可以1-10名打一戰定生死附加賽,10的幹掉1直接變龍頭,這麼刺激收視率一定飆到最高,錢也賺飽飽
林小飛
某種程度上來講, 附加賽也能防止後段班隊伍"挑對手"的情形, 畢竟你從五六名故意要輸到七八名很容易, 但七八名要衝到五六名就難多了。
加入附加賽的不確定性之後, 原本的五六名如果想挑隊手可能就要多多思考了。
fb - 黃敬文
應該是八九或十 跟七的差距
(或八跟九 等)
小到在一定的場次才比
這樣才有意義
高順位要有優勢
範圍等也不該再擴大了
看久了觀眾也會膩
NBA是商業聯盟啊
任何做為都是為了賺更多錢!
境鏡靜
我覺得現在這樣的附加賽賽制很好啊,可以增加例行賽末段賽事的精采度,不會像以前到例行賽尾端就會開始看到放棄的球隊,跟輪休練兵的球隊在消化賽程,這樣的賽制會讓球隊確保自己在前六名,以及讓第十名甚至是十一跟十二名的球隊想辦法要贏球網上排名.精采度大增,最終的附加賽還可以多四場比賽賣廣告賣門票賺錢.何樂而不為.
至於要設定第八跟第九名的勝差,我覺得是不需要了,因為第一年會設置勝差,那是因為重啟球季然後縮短賽程,為確保公平,才甚至第八跟第九名的勝差.而現在都是開季就明講好的規則,那就是最終名次來決定打附加賽就好了,更何況如果是一個原本前段班球隊戰績直直落到第八,一個前半段爐主後半段即起直接到第九名,這兩隊誰狀況好可能還不一定,讓狀況好的進季後賽增加可看性不是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