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篇回顧
戲假情真,一個摔迷的職業摔角漫談:Brock Lesnar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
摔迷總是希望有新的刺激,看著WCW那千篇一律的故事線,再加上陸續有當初被WCW重金挖來的WWE選手回到原本陣營,這使得許多觀眾也一併跟著轉台。一些年輕的中量級選手,在WCW苦無發揮的舞台,他們沒有角色、沒有麥克風時間、也沒有為他們個別打造的故事線,有時甚至沒有分到電視轉播的時段!如前所述,WCW有錢能夠從WWE和ECW等競爭者陣營中挖來已成名的摔角手,而他們自己培養的明星卻寥寥可數,只有諸如DDP或Booker T等人,更何況等這些自家農場養成的選手要大鳴大放時,卻碰上了WCW正要衰弱、船正要沉沒的時刻,任憑他們再怎麼樣努力,也打撈不起撞上冰山的鐵達尼號。
除了WWE那退無死所、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拼命抵抗外,WCW內部的差勁管理也得為自己的衰亡付上責任。很多摔角手曾表示WCW的休息室總是充滿了敵對氣氛,因為每個人都只是想到自己的利益,很多成名的職摔明星,加入WCW的原因說穿了只是為錢,而不再帶有過往那種對摔角表演的熱情;然而當時的WWE,卻更像一個家庭,很多年輕的職摔選手有機會能夠一展長才,他們必須要一起努力合作,他們要跟強大的對手進行割喉戰,他們一刻也不能鬆懈,否則WCW這個大威脅隨時可以將他們拋出摔角界,而他們的武器,就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磨亮自己的技藝,把握好自己的舞台,做出令觀眾喜愛的節目……那幾年間,在許多個周一夜晚,無數摔迷聚在電視螢光幕前,在兩個頻道間轉來轉去,要看哪一個陣營能夠端出更吸引摔迷眼球的好菜?Goldberg精彩封王,WCW加1分;Stone Cold這次把整台啤酒車開進場,WWE加1分…這廂血跡斑斑,那廂觀眾亂入,雙方都使出渾身解數,畢竟他們都清楚,兩邊這每個禮拜一的收視率大戰,可是要等到其中一間公司滅亡了,大戰才會有結束的一天!
2001年,時代華納與AOL集團合併,新時代來臨了,而新東家準備將手中的WCW脫手,時也命也,WCW的新買家呢,不是別人,正是過去幾年與WCW鬥得不可開交的WWE!Vince McMahon在一次預錄的新聞發佈會上宣布這項消息,也親自終結了這場戰爭。在各式訪問中,Vince McMahon會把周一夜大戰描述成兩家公司間真正的生死大戰,Bischoff曾有Ted Turner那深不見底的支票,但最終的勝利者卻是McMahon,他說當你要對抗一名億萬富翁時,你要怎麼辦?你要怎麼打敗一位億萬富翁呢?Vince McMahon這樣自問,接著他又這樣自答:方法就是……你自己也變成一位億萬富翁!在後續的2002與2003年,一些WCW的大咖如Hogan、Hall、Nash、Mysterio、Goldberg等人都回歸到了WWE,甚至就連Eirc Bischoff自己,也加入了WWE陣營,而他WWE RAW的初登場,就在現場轉播的擂台上擁抱了Vince McMahon……
經歷多年的周一夜大戰,就在這樣的情況下結束了,雖然後續還有遭遇其他聯盟好比說TNA的挑戰,不過WWE兩三下就將對手給解決地清潔溜溜,畢竟那些戰役跟生死交關的周一夜大戰比起來都算是小兒科。我們都知道成王敗寇的道理,也明白歷史都是由最終勝利者所寫下的,但不管怎麼說,在經此一役之後,WWE不僅逃出生天,它也順帶確立了自己在職摔市場上的領導地位,一直獨霸摔角界至今。
(周一夜大戰系列完)
延伸閱讀
戲假情真,一個摔迷的職業摔角漫談:摔角作為一種政治/社會反映之鏡
戲假情真,一個摔迷的職業摔角漫談:摔角的世界,藥物的世界(上)
戲假情真,一個摔迷的職業摔角漫談:摔角的世界,藥物的世界(下)
戲假情真,一個摔迷的職業摔角漫談:Chris Benoit之死 (上)
戲假情真,一個摔迷的職業摔角漫談:Chris Benoit之死(下)
戲假情真,一個摔迷的職業摔角漫談:The Fake is Real
參考資料
https://www.theringer.com/tv/2018/8/3/17646496/wwe-wcw-vince-mcmahon-monday-night-wars
https://www.sportskeeda.com/wwe/five-events-that-led-to-wwe-winning-the-monday-night-w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