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2NBAplayoff》七六人VS.暴龍 G2──當四大箭頭的方向一致。

銜接著Wells Fargo Center上一戰的兇猛火力,費城再度以45%以上的超高水準三分命中率拿下比賽,四大箭頭的發揮更是沒有在休息多天後斷檔。明明是賽前相對不受到看好的對戰組合,為何比賽內容反而呈現完全不同的走勢?

作者:yen76wolfherd

相關文章:

銜接著Wells Fargo Center上一戰的兇猛火力,費城再度以45%以上的超高水準三分命中率拿下比賽,四大箭頭的發揮更是沒有在休息一天後斷檔。明明是賽前相對不受到看好的對戰組合,為何比賽內容反而呈現完全不同的走勢?

1、疲乏不堪的主力與傷兵因素

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兩名執得依賴的輪替倒下,暴龍便很難力挽狂瀾  圖片來源:SportingNews


無可諱言的,G1以後Barnes的倒下以及Trent的身體病恙是壓垮暴龍輪替的最後稻草。前者出色的球商與運球能力,不但能夠分擔Siakam、Vanvleet的持球壓力,也能夠在攻防轉換時做出正確的決定,而非如Achuiwa一般一股腦地往籃框殺去;後者則是暴龍除開Vanvleet以外最佳的跑動射手,即使無球也能夠撕裂防線。兩人不在的情況讓暴龍的攻擊陷於單調。不是由Siakam對上Harris進行1on1的攻擊並伺機而動,就是讓Vanvleet在弧頂發動切分,讓兩大主力的體力急速消耗。

而這也反映在比賽內容上。賽前便提過Siakam的中距離能力是讓季賽兩隊交手時,能夠由暴龍佔得上風的關鍵。但或許是因為兩戰平均上場40分鐘的緣故,Siakam的中距離出手合計10投2中,讓他的攻擊模式更容易被預測,Harris便能夠在更靠近籃框的位置防守,並將最後一線交給Embiid處理。至於G2上半場打滿24分鐘的Vanvleet,雖然在第一節繳出恐怖的三分命中率讓暴龍咬住比分,但第二節卻以6投0中2失誤的表現宣示自己有些疲累,傳球上的失神與不沾框的三分也透露出不堪負荷的體能。
 

面臨持球手的艱難困境,啟用Flynn的Nurse顯然沒有收到太好的成效,板凳端也許只剩下Mykhailiuk得以勉強一試。能否拉開空間讓Siakam有更舒適的單打機會,是鮮少啟用板凳深處的Nurse不得不面對的議題。

請繼續往下閱讀

 

2、費城球風的變形
 

在Harden的帶動下,球隊有著不同的發動模式 圖片來源:YahooSports

賽前提到暴龍與費城陣型相剋的原因,在於費城依然有一半的攻勢依賴大帝由低位發動,精純的包夾系統便能在此時發揮作用。但從收賽尾聲便在對陣容有所調整的老河流,顯然有了自己的答案,從33歲的Harden上場時間位居全隊第一的40.6分鐘便可見一斑。

簡言之,費城讓攻勢由外而內發起的模式最大化,保持Harden在場的目的便是要確保場上永遠有一個能做出正確決定的傳球者,讓發起點無論是透過無球掩護或弱側接應起手,都能執行流暢的攻勢,進而讓Embiid受制的壓力降到最低。

 

請繼續往下閱讀

要知道,Embiid在下半季的Post up(低位單打)次數場均依然保持著9.0次的高使用量。但在這兩戰的小樣本下,大帝場均低位發動次數下降到6.5次。Embiid利用更多的無球掩護、Handoff替隊友製造空間,讓採取換防的多倫多相對容易出現溝通失誤,讓其他接應點得以攻擊籃框。只有在外圍持球找不到攻擊點的情況下,才交由Embiid持球。而面對早以打開的費城外圍球員,暴龍的夾擊意願便會稍微下降,也讓大帝的單打壓力降低不少。

而要能讓球權重心發生變化,接應點的發揮便至關重要。

3、將超常化為尋常的終結者
 

看似簡單的接應任務,要想如此高效完成也非易事  圖片來源:運動畫刊

延續上面的攻擊策略,能否取分的重擔便落在Maxey與Harris兩人身上,而他們也沒有愧對球隊給予的信任。前者維持著季賽恐怖的三分命中率與切入能力,在每波快攻機會用高難度的拋投攻筐;後者則由接應三分的命中讓暴龍的鋒線防守者有所顧忌,再利用速度過掉防守者尚未調整的重心。


Harris的三分命中率肯定會下修,不過兩人的超常表現在戰術安排下,也許將化為整個季後賽不得不防的必然。

“Just continue to find ways to get in a rhythm and the flow of the game and take the opportunities that are there for me”   - Tobias Harris


暴龍還有一天的時間可以做出調整,也給了費城決定誰能成為頂替Thybulle上場人選。兩天後,讓我們再見!

延伸閱讀:撲朔迷離 2022 NBA季後賽專題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