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2/04/21

統一獅左投林子崴,這顆曲球如何引爆美國社群網站熱議、連專家都驚奇?

什麼樣的曲球,能讓大聯盟打者大讚「你明明知道他要投曲球,但就是打不到」?而統一獅左投林子崴這一球又如何引爆美國社群網站及專家熱議?

作者:張尤金

21號

3天前對決富邦吳宗峻!!?

張尤金

筆誤,已修改。感謝提醒~

有棒球專家或歷史研究者稱呼曲球是「最古老的變化球」或「變化球的始祖」,據說早在1864年,投手Candy Cummings就發明了曲球,1867年第一次在正式比賽中亮相。當然,這也是很多初學者學成的第一種變化球。

時至今日,曲球因為握法、擺臂方式、球路軌跡而細分為不同類別。以「混血王子」達比修有為例,2020年媒體報導他的11種武器球:

請繼續往下閱讀

其中就有多達3種曲球。第1種是傳統的曲球(球速85mph):

第2種是慢速大曲球。下面這一球球速只有71mph,Bryce Harper揮空三振:

還有更慢的,這一球才61mph,就算是「神鱒」Mike Trout也只有瞠目結舌的份: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過這種慢速曲球通常是用來破壞打者的節奏,占整體用球比率偏低,有時甚至不是每場先發都會投。

第3種則是彈指曲球。這是2019年達比修效力小熊時期,向當時球隊的終結者Craig Kimbrel學到的絕活:

請繼續往下閱讀

達比修的彈指曲球除了球速比正常版曲球快了約2-5mph之外,轉速還多了約10%,比大聯盟多數的曲球都快;因此對比一般彈指曲球,達比修的彈指曲球變化幅度較小而球速更快,成為他在比賽中頗具效率的變化球種;此外,從下墜角度論,達比修的正常版曲球呈現1點鐘到7點鐘方向的傾斜下墜,方向與滑球有些相似,然而彈指曲球卻能產生12點鐘到6點鐘、完全垂直下墜的效果。所以相較於達比修原本的曲球、慢速曲球,乃至於大聯盟多數投手的曲球,彈指曲球確實提供非常不同的投球風貌。

若單論曲球,你會想到近代哪些最具代表性的投手?我相信很多球迷會想到Barry Zito:

當然,還有堪稱2010年代最偉大左投的「書僮」Clayton Kershaw:

慢速大曲球猶如彩虹般的弧度,確實會在比賽中讓人印象極為深刻。但熟悉張尤金球路分析專欄的網友都知道,本季回鍋效力紅襪的42歲老將Rich Hill,這顆曲球才是我的最愛:

請注意,曲球明明是以垂直變化為主,可是到了Hill手上,卻能產生不輸Randy Johnson、Chris Sale滑球的橫向位移。前隊友Josh Reddick這麼形容Hill的曲球:

「你明明知道他要投曲球, 但就是打不到。」

當這種兼具橫向與縱向位移、簡直是斜著下墜的曲球,出現在左投與左打的對決之上,就有可能產生這種效果:

左投手這顆接近打者肩膀高度、看似近身的曲球,左打者第一時間本能地閃躲,但球卻在最後一刻轉進好球帶,打者幾乎沒有出棒的機會。

有趣的是,上述這顆變態曲球竟然也出現在中職賽場上,看看下面這一球:

投手是統一26歲左投林子崴,他在週日(4月17日)對中信兄弟延長賽11局上半登板中繼,一出局後對上王政順,第一球就是從左打者近身拐進好球帶的122公里曲球。面對直朝眼睛高度的來球,打者本能地往後閃躲,甚至重心不穩摔倒在地,但球卻斜向下墜掉進好球帶。再看一次完整影片:

這一球經過美國投球影片分析專家Rob Friedman的分享之後,在IG上有近萬名網友按讚,美國網友留言滿滿的不可思議:

「這是犯罪!」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