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戰
第二輪的G1,面對生猛有力的年輕新軍曼斐斯灰熊,勇士主帥柯爾(Steven Kerr)再度變陣,格林(Draymond Green)代打中鋒,波爾(Jordan Poole)回歸替補,改由例行賽防守莫蘭特(Ja Morant)頗有心得的小裴頓(Gary Payton II)先發上陣。
不過這個變陣並沒有收到預期的效果,莫蘭特一掃第一輪對戰灰狼的低迷,全場獲得34分、9籃板、10助攻,而且由於整體高度不足,讓灰熊不斷衝擊籃框,6呎11吋的前鋒小傑克森(Jaren Jackson Jr.)也拿下生涯季後賽新高的33分、10籃板。
幸好替補上陣的波爾,延續第一輪初的火燙手感,轟下31分、8籃板、9助攻,抵消小傑克森的爆發火力。這也是NBA季後賽歷史上第一次同時有3位22歲以下的球員同場砍下30+的分數。
此役雙方互有領先,首節勇士24-32落後,次節勇士急起直追,上半場終了以55-61暫時落後,第三節波爾先發出賽,與柯瑞聯手打出一波8-0的小高潮,以91-90,領先1分進入決勝節。
二隊激戰到最後,勇士在比賽剩下8分25秒時拉開10分領先優勢,但灰熊再度發揮靭性,在比賽剩下3分22秒時追平比數,隨後戰局進入到白熱化,二隊差距都在2分以內,灰熊三度取得領先,勇士三度追上,最後湯普森在剩下36.6秒時飆進致勝三分球為勇士取得117比116的領先,果然「絕境就是要靠K-湯」!
隨後莫蘭特試圖發動反擊,在比賽剩下不到20秒時強行切入,沒想到卻被柯瑞賞了個大火鍋,灰熊最後11.2秒被迫開啓犯規戰術,6.7秒時湯普森站上罰球線,結果不可思議的兩罰全都落空!讓灰熊有最後一次逆轉機會,只是湯普森在最後3.6秒時成功協防運球突破的莫蘭特,讓他的出手落空,守住球隊的第一場勝利。
裁判
勇士以1分差驚險取勝,除了波爾的爆發外,「萌神」柯瑞在對手不斷包夾下,仍貢獻24分、3籃板、4助攻以及最後價值連城的阻攻。「佛祖」湯普森雖然手感不佳,14投僅6中,進帳15分,但最後的關鍵三分球和協防,為球隊守住了勝利,「枸杞哥」威金斯(Andrew Wiggins)穩穩的繳出17分、8籃板,小裴頓雖然沒能成功限制住莫蘭特,但最後一刻還是防住了莫蘭特的絕殺球,這一勝可說是全體勇士們合力拼下來的。
咦!好像少了一個重要人物,「嘴綠」格林(Draymond Green)呢?
事實上格林這場球只打了17分鐘,就在上半場結束前被吹2級惡性犯規驅逐出場了。第二節剩下1分18秒時,灰熊隊進攻傳給內線的克拉克(Brandon Clarke),他在準備起身時,被格林凶狠的拉下來,撂倒在地,裁判透過影片回放,將格林直接驅逐出場。
Draymond Green gets ejected for this then starts running around vs Grizzlies
在格林被驅逐之後,裁判的這個判罰引發了巨大爭議,衝上全美熱搜第一,包括老鷹隊崔楊(Trae Young)、爵士隊米契爾(Donovan Mitchell)、拓荒者隊里拉德(Damian Lillard)等人都發布Twitter表達了自己的疑惑和不滿,他們均認為格林不該遭到驅逐。知名球評大范甘迪(Stan Van Gundy)也覺得這不是個二級惡意犯規。
身為球隊領袖,柯瑞明確表示自己不認同這個判決,「這是場客場比賽,系列賽一開始,就有像格林這種等級的球員被趕出場,這對比賽沒有好處。我當然不認為他應該被吹二級惡意犯規。」
當事人格林則在個人的節目上發表自己的感想,顯然他完全不認同這個吹判,直言是因為過去的「前科」,才導致他被裁判重罰。
值得一提的是,在判罰出場前,格林是勇士隊先發球員中唯一正負值為正數的球員。而且不僅是格林,上半場打完,勇士的兩大巨星柯瑞和湯普森都領到3次犯規(柯瑞本賽季場均犯規為2.0次,湯普森為1.7次)。
而到了第四節決勝關頭,柯瑞的第五犯也值得商傕。柯瑞持球突破上籃,布魯克斯(Dillon Brooks)上前封阻,裁判第一時間吹判柯瑞進攻犯規,勇士選擇挑戰,結果挑戰失敗,裁判維持原判。然而,這一判罰引發了全美議論,絕大部分的人都討認為布魯克斯身體有移動,應該吹布魯克斯阻擋犯規。
JK1971
G2如果要再變陣,千萬別別心死亡五小作先發!
一場擺明打速度跟深度的系列賽,懂得保護主力的犯規跟體力,才能在決勝階段脫穎而出!G1還好KT因為犯規麻煩少打很多,有最後的三分跟防守!所以如何重用Kuminga與挖掘板凳上的潛力(體能跟犯規次數),是勇士教練團後面三勝的課題~
櫻木大叔
其實把 Poole放在板凳對付灰熊強悍的替補群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