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ler Herro大熱獲選年度最佳第六人,成為熱火隊史第一人!
Tyler Herro is the first player to win the Kia NBA Sixth Man of the Year Award with the Miami Heat.
— NBA Communications (@NBAPR) May 3, 2022
More ➡️ https://t.co/d8ElEthWGu
Voting results ⬇️ pic.twitter.com/Orkvo29AYR
今年不少個人獎項競爭激烈,Scottie Barnes和Evan Mobley都有足夠資格奪得最佳新人;Marcus Smart和Ja Morant贏得最佳防守球員及最佳進步獎有不少爭議;最有價值球員大熱Nikola Jokic亦難言穩勝Joel Embiid,唯獨最佳第六人幾乎非Tyler Herro莫屬,不論聲勢或最終得票都遠勝其餘三強Cameron Johnson和Kevin Love。到底從客觀數據看來,Herro又是否獎項的不二之選?
延續《Fantasy視界》系列,我們繼續以九項基本數據計算球員排名:命中率、罰球命中率、三分球命中、得分、籃板、助攻、抄截、阻攻、失誤(愈低愈好),嘗試以同一套客觀準則,找出特定角度中的最佳第六人。
必須重申,所有數據都有盲點,而Fantasy排名基本上只著眼球員的八至九項數據,忽視了其他可能更影響勝負的要素,例如只計算抄截數字,卻不會把迫使對方失誤或造成進攻犯規的數據計算在內;只計算球員的得分,卻不會計算球員上陣時的正負值。儘管如此,透過Fantasy視角,我們還是可以某程度上地客觀的衡量球員的表現——或者概括而言,球員在場上的效率。
參考過往聯盟對最佳第六人的要求,我們以下列條件篩選球員:
-
今季出賽率達70%(至少50場),計算平均數據,確保有足夠樣本數
-
至少有半數比賽以替補身份上陣
計算全部九項數據的fantasy value後得出球員最終的排名,竟有一人比Herro表現更高效?!
有興趣了解更多數據背景的讀者可看這篇。
延伸閱讀:2022 NBA All-Star:從九項數據嚴選十名全明星新人
榮譽提名:Kevin Love
出賽 | 替補上陣 | 上陣時間 | 得分 | 三分球 | 籃板 | 助攻 | 抄截 | 阻攻 | 命中率 | 罰球命中率 | 失誤 |
74 | 70 | 22.5 | 13.6 | 2.5 | 7.3 | 2.2 | 0.4 | 0.2 | 43.0% | 83.8% | 1.3 |
作為現實由媒體票選中的三強之一,Kevin Love的九項基本數據沒有如外界印象般的高效。他的三分球和失誤控制遠勝聯盟平均值,籃板和罰球命中率亦較平均水平高,但其餘五項數據都低於平均水準,特別是僅得0.4次抄截和0.2次阻攻。
在數據分佈上,Love仍是昔日的那個Love。撇開去年噩夢般的賽季,騎士年代的Love一直是空間型長人的代表,擁有高水準的三分球和罰球、高籃板、低失誤,得分和投射命中率一般,防守欠佳(至少在數據上)。今年從替補席出發的他分別只在於上場時間驟減,每36分鐘的數據為21.3分11.3籃板,與全明星年代的數據相近。受惠於更多的三分出手和射手級水準的39.2%命中率,Love今季的有效命中率達55.3%,創下生涯新高。
以替補身份打出昔日全明星的效率,難怪Love是今年最具進攻威脅的替補球員之一。他在衡量球員全方位貢獻的Player Impact Estimate中達到15.2,在隊中僅次於Jarrett Allen。Love與灰狼時代的舊隊友Ricky Rubio有非常好的化學作用,十二月至一月曾在場均上陣僅23.4分鐘下,連續14場得分上雙,平均得19.2分。如不是Rubio賽季提早報銷,Love的成績很可能不止於此。
在數據以外,Love的表現更難能可貴。一年前,他還會在場上鬧情緒,嚴重影響球隊氣氛,令外界普遍預期今年選入Mobley的騎士會把Love長放板凳;一年後,他成了稱職的替補球員,協助球隊最得東區第八的戰績,他更會對外為年輕隊友護航,在場邊鼓勵他們,是不可多得的導師。不說不知,Love今年上陣74場,是騎士出賽場數最多的球員。
榮譽提名:Carmelo Anthony
出賽 | 替補上陣 | 上陣時間 | 得分 | 三分球 | 籃板 | 助攻 | 抄截 | 阻攻 | 命中率 | 罰球命中率 | 失誤 |
69 | 66 | 26.0 | 13.3 | 2.2 | 4.2 | 1.0 | 0.7 | 0.8 | 44.1% | 83.0% | 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