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教練的養成之道:從如何指導、安排課表到打造成功職涯,健身教練都該懂的105條關鍵守則》
布蘭登·李瑞克(Brendon Rearick) 著;劉玉婷 譯 / 臉譜出版
(以下節錄自本書 p.178-p.190)
這樣會痛嗎?
談到進步,最重要的是持續不懈,而疼痛是持續不懈的對立面。如果有某項運動讓客戶疼痛,明智的反應是:不要做了。
繼續討論之前,我想區分一下「不舒服」、「痠痛」還有「疼痛」。很自然地,運動會讓人不舒服。運動後身體疲憊,肌肉痠痛,還會顯露出心理脆弱之處,這些都讓人不舒服。
我可以接受客戶在一至十分的「不適」量表上打八分,但不能接受他們在「疼痛」量表上有「零」以外的分數。在下列圖表中, 美國物理治療協會(American PhysicalTherapy Association)條列出痠痛與疼痛的差異。
當客戶在訓練時有疼痛的感覺,你應該從信任的人際網絡中,尋求物理治療師或復健人員的協助。經過醫療專業人員的檢查之後,你可以與他們合作,選擇適合的運動模式來繼續訓練其他功能正常、不會疼痛的部位。
如果某個人肩膀疼痛,他還有另一隻手臂、兩條腿與核心,心血管、神經與呼吸系統也都正常運作。客戶持續訓練,除了生理上的好處,心理上也會有所收穫。你能幫助他們,不要把注意力放在受傷這件事情上,而是專注於他們擁有的機會。跟我一起想像這個場景:你的客戶熱愛舉重。這件事能幫助他們管理壓力,對生活有掌控感。這也是靜心的一種形式。
某天,客戶進行硬舉,從地板上拉起重量時,下背傳來尖銳的疼痛。你知道這不能置之不理。
你建議他看醫生後再訓練,經過核磁共振檢查,發現他有一個椎間盤受損。客戶從容面對,持續訓練其他沒有受傷的部位,也積極進行物理治療。他堅持再次嘗試硬舉,因為這是他熱愛的運動項目。做為教練,你需要詢問下列問題:
- 你需要再次進行這項運動嗎?
- 你有能夠進行這項運動的可動部位嗎?
- 你願意以不同方式進行這項運動嗎?
- 你能承受再次受傷的風險嗎?
- 你是否接受再次進行這項運動並不是個好主意?
「沒有痛苦,就沒有收穫」是種過時與危險的心態。疼痛是大腦發出的警告,要我們停止正在做的事並重新評估,就像是車子的引擎燈號一樣。
如果你發現客戶在兩組訓練間一直搓揉身體某部位,每次跑步後都會伸展小腿,或是在臥推之後,臉部表情扭曲地轉動肩膀,你應該詢問他是否會疼痛。這個問題的答案,只有是或不是。
「沒有痛苦,會有更多收穫。」
當你有把鎚子,任何東西看起來都像釘子。
當客戶因髖部疼痛而尋求專業協助,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建議:
- 外科醫師:「我可能需要開刀看看。」
- 按摩治療師:「讓我把手肘放在那試試看⋯」
- 肌力教練:「我們來增加一些單腳動作,還有髖屈肌活動度的訓練。」
- 針灸師:「經過幾次療程,你會發現疼痛趨緩。」
- 物理治療師:「我們將使用器械輔助軟組織鬆動術(Graston®)處理股四頭肌,在身體側線貼上肌貼,然後進行一些橋式與彈力帶行走。」
- 瑜伽講師:「運用呼吸讓自己放鬆。你最需要的是這十二項基本的瑜伽姿勢。」
小心你固有的偏見。詢問自己:「對他來說,這是最正確的做法嗎?」讓人們有機會從醫師或其他從業人員身上得到不同的意見,這也可以幫助你檢視自己的做法。如果能跟其他醫師或從業人員建立互信的關係就更好了。他們以不同的方式協助服務客戶,有許多值得學習之處。放下你的鎚子,在決定下一步之前,先看看其他的工具。
慢燉鍋 vs. 微波爐
長遠來看,為進步而進步的客戶,結果往往會讓他們失望。舉例來說:
- 把槓鈴交給尚未熟悉重量的客戶。
- 每週增加更多負重,即使動作與速度受影響。
- 短時間內規畫大量的體重增加或減少。
- 劇烈訓練導致客戶痠痛,造成下一次訓練對客戶沒有幫助。
你的課表安排,應該要像慢燉鍋一樣細火烹調,讓客戶慢慢成長;而不是像微波爐快速加熱,想讓客戶在短時間內有收穫。訓練的重要性,是影響人們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之後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