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冠俞
高中時期與江坤宇是兩個討論度最高的正SS,雖然曝光度不如在平鎮高中的江坤宇,不過在球探眼裡胡冠俞的評價並不輸江坤宇,甚至被認為天花板更高。
高中時期外界給予的評價如下,江坤宇是基本功扎實防守滴水不漏、打擊則有優秀的選球眼,但是運動能力、爆發力較不突出,比較屬於標準的日式球風,而胡冠俞則完全相反,基本功並不扎實,打擊也是相當粗糙,選球、打擊技巧都有一大段路要走,但是驚為天人的運動能力是最大的賣點,有相當廣的防守範圍,華麗的守備動作,還有很好的傳球臂力,名球探耿伯軒在節目中有提到胡冠俞防守有拉丁美洲球員的味道,另外揮棒爆發力好,雖然身材瘦小但是咬中球心飛行距離頗可觀,綜合以上就是美國球團相當喜歡,運動能力、爆發力很好的選手。
當時還有美國巴爾的摩金鷹隊對他表達興趣,不過簽約金不如預期因此胡冠俞選擇留在台灣參與選秀,最終以第四輪加盟富邦悍將。
不過加入球隊後成長的速度緩慢,前兩年都在二軍度過,第二年雖繳出打擊率0.298的成績看似不錯,但那年二軍是超彈力球因此這樣的成績並不算太出色,胡冠俞的職業生涯在第三年迎來了轉機,該年陳瑞振擔任富邦二軍首席教練,對內野手養成相當有一套的陳瑞振,對胡冠俞也是特別「關照」,給予他一次次相當扎實的訓練,透過大量的練習讓許多動作變成肌肉記憶,另外振總的許多守備觀念也令他感到耳目一新,這年他的守備獲得不少成長,除了守備外透過大量訓練腿部力量變大的他在打擊力量釋放上更為順暢,但是有個問題一直困擾著胡冠俞就是增重上遇上瓶頸,體重與高中時期沒有太大的變化。
可惜的是年底陳瑞振選擇離隊,好不容易有所起色的胡冠俞必須要重新適應新的訓練方式,未來的發展如何我們就繼續看下去,不過現在來看跟他同期的江坤宇、林靖凱、邱丹都已經站穩一軍,身材上、技術上相比高中時期都有顯著的進步,胡冠俞的成長幅度似乎落後不少。
當年耿胖給予的評價
影片來源:VAMOS
攻守都天賦滿滿,但身材還是相當單薄
楊晉豪
高中時期與劉致榮是該屆最好的高中內野手,當時擔任lamigo總教練的洪一中也給予很不錯的評價,高中時與廖建富組成中心打線破壞力驚人,楊晉豪當時的評價如下,有相當好的POWER,擊球面廣,有不錯的打擊技巧,不過打擊機制不固定,身體平衡容易跑掉,因此繳出來的成績並不穩定。
2017年選秀楊晉豪以第一指名風光加盟富邦悍將,不過進入職棒後就是災難的開始,受到髖骨習慣性脫臼影響離開戰線,回歸球場後連二軍都一直無法繳出好成績,接連的碰壁再加上第一指名的沉重包袱,讓他在心理上也受到嚴重的折磨,身心靈都接受相當大的考驗。
今年楊晉豪打擊陷入職業生涯最大的低潮,二軍18打數僅敲出1支安打,打擊率0.056十分慘烈,現階段楊晉豪打擊還是很有爆發力,不過在打擊區沒什麼擊球策略,幾乎就是球來就揮,經常去碰對手明顯的引誘球形成軟弱滾地球,守備上不管是腳步上或是接傳的動作都不是很順暢,最後還是體重的問題,官網上顯示楊晉豪現在只有74公斤,打擊、體型、守備都荒腔走板的現在,富邦可能也會選擇認賠殺出了。
影片來源:vamos
黃兆維
2020被譽為是選秀超大年,主因是2019U18冠軍班底大多都投入該年選秀,但除了U18大物,高中也有很多隱藏版的大物,而黃兆維就是其中一個,在平鎮高中擔任中心棒次的他,有該屆高中生當中數一數二的長打潛力,當年評價如下,有不錯的contact能力,另外身體爆發力好因此擊球速度驚人,高中時揮棒軌跡較平但是進入職棒若提高擊球仰角可望增加不少長打,但是與前面富邦選擇的野手相同,有許多需要修正的地方,像是不好的本壘板紀律,有明顯打擊死角等等,最後就是守位只有一壘,最終在該年選秀以第六輪加盟富邦悍將。
洪一中給予不錯評價的黃兆維進入職棒後說實在看不出富邦悍將對他的養成計畫在哪,在富邦二軍內野手當中有最好POWER的他,去年在47場出賽中敲出3支全壘打,以一名高中畢業選手來說,第一年在職棒賽場上敲出3支全壘打可以證明POWER方面是很有天份的,照常理來講去年已經證明POWER是真貨的黃兆維今年應該可以獲得更多PA,跟另一名重點新秀王苡丞一同擔任一壘、DH,然而今年二軍卻出現老將卡PA的狀況,大量瓜分了黃兆維的上場空間,目前球季開始一個月半黃兆維僅獲得可悲的11打席,很多場比賽都只能在垃圾時間獲得一個打席,前幾年的統一二軍也出現很多釋出邊緣的球員獲得大量PA卡新人的現象,也引起獅迷大量撻伐,並戲稱「畢業旅行團」。今年的富邦選擇重現該年統一慘劇,對新人來說是災難。
jcl61
你的看法,我非常同意,夠中肯。
jcl61
除了對二軍養成輕忽外,我認為球隊紀律也是富邦球團的致命傷,建議富邦球季結束後,學學兄弟該砍就砍整頓一下,教練找外籍來搞吧!重新開始,也不要老想一步登冠,戰力規劃、選秀、養成及球風紀律,每個環節都作好了,成為常勝球團冠軍自然來。
logic
富邦一直以來很多事情都只做到一半就停止,沒有自己的一套規劃,只會想抄別人但每次都抄一半,像是看到lamigo王朝就簽洪一中,看到青棒陳瑞振帶的不錯就把他找來,看到兄弟防守很好就找來黃泰龍,想治怪聲就釋出一個胡金龍,以富邦這樣做事形式,假設真的重建,或許也只會做的不三不四的
paul840425
去年富邦二軍總教練:余文彬,陳瑞振當二軍的首席教練。
logic
謝指正
paul840425
文章看完後,基本上認同作者的觀點。富邦年輕野手的養成,撇開味全龍去年才重回一軍,不如既有的老三隊。我疑問的地方:陳威志在富邦當打擊教練的評價到底好不好? 另外,之前聘請的外籍打擊教練,在一軍看起來沒有成效的情況下,很短時間請他們走人。 總之,如同作者說:富邦對於年輕野手的養成要建立一套體系,而且要找出培育年輕野手的方法,否則就是繼續現在這樣情況:年輕野手無法取代待退的老將,站穩一軍。再多的潛力股,找不到合適的方法,潛力股的野手終究沒辦法開花結果。
logic
投手方面余文彬長期在富邦二軍算是有做出口碑,今年的岳少華球速就比大學時快不少,但打擊就是遲遲沒有一個固定的養成模式,連統一都在短時間有這麼大的改變,真的蠻希望富邦也能跟上
King Chen
一二軍打擊系統是鋒哥建立的
paul840425
上述作者提出五個名單,都是有潛力選手。楊晉豪目前是危險名單。這個我認同。然後王詩聰的情況變成二軍帝王,可是在一軍可能連替補名單都沒辦法卡位。他的處境也是很危險。
雜碎
這篇個人認為寫得很好,也就幾個重點個案進行完整的提示和說明,謝謝大大用心。
富邦的問題,真的就是窮得只剩下錢;畢竟叫做職業運動,所以基本上應該沒有錢解決不了的問題。
只是富邦在搞甚麼真的沒人看得懂,明明有預算還搞得這麼難看...
logic
就忽略養成重要性啊,只會一直炒短線花大錢養海龜,現在那群高薪海龜開始衰退,年輕的又銜接不上了,就變今年這慘況了
brianhome64
錢多也要花對地方啊,我是覺得富邦高層根本沒用心去了解這支球隊的狀況,都經營六年了還搞不清楚球隊該怎麼走真的很不應該
a.sam803
富邦一群除了一些本來就是比較有肉的球員,基本上幾乎沒看到有哪個原本瘦的一個球季後變壯的,更甚者還有本來很壯的江少慶還會縮水...
基本上富邦除了訓練體系要有一個規劃外,專屬營養師跟廚師也要重新再找了....重訓量無法轉化成肌肉量,除了少數不太長的出肉的體質,基本上就是營養攝取出了問題,富邦長不壯的比例真的太高了
logic
今年有請新的體能教練呂佑華、呂宗恩看看會不會有改善
King Chen
很多人把鍋都推給螃蟹沈,我覺得很不公平,之前蔡承儒少主就有說過,選秀選誰是他拍板定案的,可是過程中他主要聽了誰的意見就是一個問題了,我猜總教練和螃蟹沈的意見都一定有,另外有沒有副領隊鋒哥的意見呢?
我從18年就一直在問,農場養成到底是誰負責的?因為我發現富邦農場很不注重重訓,每個新秀都像是馬拉松選手一樣,後來也是推給螃蟹沈,問題是螃蟹沈20年才接農場主管,那20年之前呢?農場到底誰說了算?別推給一軍總教練,在洪總拿回一二軍升降權之前,總教練連升降一二軍的權力都沒有。
logic
沒有養成選在好的菜也很難到天花板,除非是一進來就很強的像陳傑憲、王柏融
佳偉
其實樂天的養成也不太優,只是他們偶而會有怪物新人出現然後老將撐得比較久
ne800156
不是這樣說的,老將不也是選秀出來的,生涯能延續很長才是最成功的養成吧。
說到王建民時代的洋基隊,先發陣容到現在是不是各位都還如數家珍,但誰會關心當時有多少洋基新人陣亡在農場? 那根本不重要。在球員合約期限內儘量維持固定陣容,這才是美日職棒(特別是有季後賽競爭實力者)的玩法,競爭力球隊幾乎每天先發陣容都同一套。職業運動本來就要養球星,沒有球隊可以指望每年不同的新人輩出或全員工具人輪調來打天下,這種玩法戰力根本不是延續的,那個只是大家都可以上場的雨露均霑而已。
中職球員的生涯紀錄得靠球員有很長的生涯來達成或突破,儘量多的球員長期佔住某個位置才是合理。以樂天/Lamigo為例,從三連霸算起,王柏融旅日,林智平/郭嚴文/藍寅倫陸續退出先發,但有人可以馬上頂上,而且可以長期占住該位置,那不就是最好的結果,為什麼新人輩出(但實情只是雨露均霑瓜分PA而已)才叫做好的養成?
陣中有明星球員可以撐得(生涯)才是好事吧,誰會在乎彭政閔擋掉兄弟多少新人的棒球路…
我的重點不是說養成不重要,重點是如果養成的結果是讓新人只能靠platoon搶PA輪調出場,如果養成結果是期待下一梯的新人會更好,那這養成只是在浪費時間而已。
logic
怪物新人是像大王這種但其實很多都是透過養成一直在進步的,像朱育賢一進來時揮棒跟鄭鎧文一樣揮空率驚人,但現在可以養成中職頂級的重砲手,林立剛進來力量很驚人但是外角變化球幾乎選不掉,現在也是練出很不錯的選球眼,林承飛一進來就不錯但身材也是越練越大隻,梁家榮一進來揮棒機制很糟只會一直把球往地上砍,現在也是變成扎實平飛球為主的長槍,成晉一開始也是適應不了職棒層級的投手被修理得很慘,現在變成打擊技巧很好的安打機器
林裕雄
你要說樂天投手養成不太優,這大多數人贊成,樂天野手養成不太優????是平行時空嗎?
大朱你以為那是他自己進化來的嗎??還有林立阿飛阿銀這些都是選手自己開竅打的?
Yuchi Huang
除開廖建富、陳俊秀是一指狀元外,其他叫得出來打者都是後續順位選進來成為當家選手。這些選手打擊的拉打、推打進化我想長期看球應該很有感
雜碎
看看李宗賢那個身形,我都覺得如果堅持走花美男路線,就不要來打職棒了,去全明星運動會領通告費就好了!!看看江坤宇那個下盤,小腿都要比李宗賢的大腿粗了,真的不知道在搞甚麼!!
但也以可能,就是整隊的風氣都不好,畢竟旅美那批靠天分吃飯的,練習份量本來就低,菜的沒有好榜樣,大概就是跟著散漫了
logic
也不是走花美男路線吧,看過很多富邦選手訪談都有說怎麼吃都吃不胖,這個球隊要負很大責任拉,訓練、飲食上可能都有地方要做修正
雜碎
我其實比較傾向游擊練胡冠俞,李宗賢守備如果心態沒炸應該還行,但他打擊感覺沒在用手腕,攻擊力大概就這樣了~~
Jannie Shen
陳真先發?上星期日那場嗎?那場有看現場,只覺得他怎麼變那麼瘦呀!站上打擊區沒有任何一點威壓感。當年跟朋友都還很遺憾我喵沒有選到陳真。他大學時的power真的超棒。真的希望邦邦能好好對待這些有潛力的球員。看到他們的現況,只能搖頭。
俊興義
不過螃蟹還蠻堅持的
就算選進的選手養成並不順利
但他選擇的依舊是高風險高天花板的選手
很少許高地板完成度高一點的
logic
對啊這就是螃蟹style,他少數選的高地板選手就是王正棠跟范國宸,而這兩個剛好現在在一軍打的就不錯,所以就有舉出螃蟹高估富邦養成能力啊
fb - Chih Cheng Kuo
終於有人點出
富邦最明顯的農場問題
體能教練真的是一大黑洞
職棒球季漫長,需要有很大的體能消耗
所以肌肉量的增長與維持是非常重要的
看看中信的陳子豪、張志豪
哪個不是從剛入行瘦巴巴的體型
長到現在標準的力量型體態
反觀富邦
李宗賢跟一票年輕選手都是短槍
新式棒球觀念已經是full swing
人家全力揮擊打到牆邊或出牆
富邦家的瘦皮猴全力回擊剛好落到草皮
誰家形成安打的機率高???
最後農場的訓練體系
真的非一朝一夕
領導階層不斷地更迭
讓選手莫衷一是
再有錢的富爸爸
也承受不住政策多頭馬車
真是百廢待舉的一支球隊
吳聲緯
謝謝你的好文
可惜沒提到狀元捕手戴培峰
看他在一軍當牛棚
比那些二軍選手更慘
瞎的是現在一.二軍都是畢旅團
今年這慘狀希望能正視問題
找出解方
是說富邦投手養成不錯
拿幾個投手換樂天的野手各取所需先?
logic
戴培峰不算是一、二軍載浮載沉啦,但是高中時期的評價跟現在也是有蠻大的落差,但在看到富邦對他的養法(牛棚接球捕手),也只會覺得他很可憐
吳聲緯
是沒錯,
戴名義上一直在一軍
可那用法比在二軍還糟
其實嚴格來說,黃兆維也不算,他連一軍都沒上過
但真正的重點是邦有太多這樣的例子
弄的像比味全更像新軍
中職官網連一軍打教都找不到,
想期待二軍有人幫著養成?哈哈,真的只能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