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小鐵如擬》不用「反觀」、無需「尷尬」 Morant缺陣下值得肯定的灰熊

第二輪第四戰,灰熊主控Ja Morant確定因膝傷缺陣,更會缺席接下來所有季後賽,但少了Morant之後灰熊先是一場惜敗,今天更在第五戰痛宰勇士,可能會有戲謔說出「沒有Morant灰熊更強」的言論,但肯定灰熊團隊、其實不必建立在否定Morant之上。

作者:小鐵

兵器鋒利,削鐵如泥。風向犀利,小鐵如擬。希望能用更多討論,分享各種觀賽意見。

台灣時間5月12日,在季後賽第二輪第五戰,面對賽前1:3落後的逆境,灰熊在自家主場卻打出驕傲的一戰,全場一路領先,用「打爆」勇士來形容一點也不過份,半場領先27分,全場最多領先55分,終場134:95痛宰勇士,要不是勇士在第四節追分,最後「只」輸39分,就要寫下Stephen Curry生涯在季後賽輸最慘的紀錄(原紀錄為2014年第一輪對快艇第二戰的40分)。

而最讓人尊敬的是,這是在王牌主控Ja Morant因膝傷缺陣的情況下完成,而且不只此戰,在第四戰當Morant確定缺陣時,灰熊就打出一場好球,整場比賽灰熊進攻顯然受到Morant缺陣的影響而相對不順,但他們靠防守努力和勇士周旋,直到第四節最後關頭才讓身經百戰的勇士大軍追上,然後被Curry關鍵時刻的八次罰球扭轉戰局,灰熊被勇士逆轉,但多方評價不是錯怪灰熊,而是說灰熊輸得可惜。

請繼續往下閱讀

也許頂多有人質疑全場命中率低迷的Dillon Brooks、幾次出手選擇不佳的Jaren Jackson Jr.、或是關鍵時刻犯規的Desmond Bane,只是能與勇士周旋到最後關頭,就算有Morant都值得肯定,何況是沒有Morant。客觀來看,已經1:3落後的情況下,當時灰熊即使非常有可能在第二輪止步,但回顧整個球季他們帶給球迷們的驚喜,到現在能在缺少主控的情況下對抗強權,這都不會是讓人失望的結局。

從第四戰的惜敗,到第五戰的大勝,灰熊非常有尊嚴的沒有讓主場球迷看見他們球季落幕,也在本季第二輪其他三組都先打成2:2平手時讓自己不會成為第二輪率先被淘汰的球隊,而他們再次讓大家看見團隊體系在本季的成效,這是整個灰熊團隊、與總教練Tyler Jenkins最值得驕傲的事。

只是,有的欲加之詞,我是真的覺得不太需要。

「缺誰誰尷尬」?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論是否真正是我們傳統認知裡總希望推廣團隊、合作、減少個人主義,近幾年時常在許多討論中用那種「反觀」的角度,最常發生在球隊欠缺主將、但還是打出好球、甚至拿下勝利的比賽裡,只要風向正確,甚至會直接把這個缺陣的主力視為什麼無法幫助球隊進步、只能獨善其身的角色,「贏球不可怕,缺誰誰尷尬」這種順口溜也產生,並且時常被拿來在討論中使用。

從這個角度來看,本季的Morant和灰熊正是最容易被套入這個框架的代表,固然Morant本季表現有明顯成長,27.4分、0.493的命中率比起過往好上一大截,但一來他的平均助攻數6.7比起生涯前兩年略少,二來灰熊在他本季缺賽時拿下20勝5敗,勝率高達8成,有個有趣的數據是,本季獨領風騷的太陽整季勝率「也不過」0.780,也就是說當Morant缺陣時灰熊的勝率比起聯盟龍頭還要更高。更不時讓人穿鑿附會「缺少Morant灰熊更強」的趣談。

但我認為不必如此,開季當塞爾提克戰績不佳時,陣中也是各種雜音,例如再次提到雙探花主將Jayson Tatum和Jaylen Brown配合不順、連Marcus Smart都對外透露兩人不想傳球等等,而11月Brown因腿筋傷勢缺陣8場,塞爾提克卻拿下5勝3敗,其中包含擊敗難纏的暴龍、衛冕冠軍公鹿、以及當時雖有些顛簸但尚未崩盤、有三巨頭坐鎮的湖人,都讓討論出現些許「反觀Brown」之類的聲音,另一個例子是當太陽季前沒有和Deandre Ayton完成續約後,整季就一直有些「太陽不一定需要Ayton」的說法,尤其在太陽本季戰績狂飆、不論少了誰似乎都不影響球隊戰績的情況下。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論是否有所改變,但球季本就很長,塞爾提克雙星經整季磨合後,終於在本季打出可能是兩人聯手後的最佳表現,太陽從去年季後賽至今,Ayton一直都是不可或缺的禁區攻堅主力,而Morant缺陣後,灰熊在季後賽第二輪第四戰的貧攻問題也顯而易見。

可以肯定球隊在球星缺陣時的好表現,但不必否定球星,球隊努力在主力缺陣時打出好球,是為了展現團隊戰力的出色,而不是為了讓人否定缺陣的主力。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