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端午龍舟比賽的季節,接近這個時期,就會開始出現許多划龍舟受傷的病人,例如,肩關節痛,側胸部或者側腹部肌肉拉傷,又或者腰痛等等,在這種種的傷害之中,今天要談的肋骨骨裂,怎麼會划船划到肋骨骨裂呢!其實划船運動造成的肋骨骨裂,不僅有可能發生在新手身上,也有可能發生在老手身上,怎麼說呢?
新手主要是因為平常很少訓練這些划船時會使用的肌肉,而且,划龍舟是一個團體運動,大家要跟著口令,一槳一槳的划,沒有辦法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去調整划槳的速度,因此,如果肌力體能跟不上同船的其他人,但卻要跟上同一個節奏,那麼誤上賊船的代價,輕則肌肉拉傷,嚴重的甚至會造成肋骨骨裂。而老手出現肋骨疲勞性骨裂的原因,最主要的還是因為訓練量跟強度增加太快,其他還有一些是因為骨骼關節問題,或者裝備技術因素,導致在划船時肋骨必須承受較大的壓力。
(圖片:可以看到同一個時間每個人的動作幅度落差還是頗大的!)
那麼,先快速給大家一些簡單的概念,後面再深入探討,所以,到底該怎麼划船導致的肋骨骨裂呢?
1.訓練前鋸肌:暖身時要活化前鋸肌,平時要另外找時間鍛鍊前鋸肌
2.訓練腹肌的離心收縮能力,訓練後一定要充分放鬆腹斜肌跟腹直肌
3.改善胸椎關節的活動度:胸椎鬆動術,胸椎旋轉角度
4.改善腰椎與髖關節活動度
5.避免疲勞訓練,避免突然進行超高強度訓練
6.保持良好的骨質狀態
7.若已經有肋骨疼痛的症狀:減量或停止訓練,使用肌貼促進前鋸肌作用,避免做趴姿划船與腿推的重訓
(超音波:肋骨骨裂)
如果你很想知道肋骨疲勞性骨裂的發生機制,那麼就繼續看下去吧,首先,划船運動分成很多種,有像龍舟這樣單邊單槳的,也有雙槳的,有面向前,也有面向後的,不過上半身的動作其實是雷同的,都是手臂要做拉回的動作,而如果是雙槳的,那麼比較對稱,腹直肌的使用比較多,如果是像龍舟這樣單邊單槳的,那麼除了腹直肌,還要使用許多腹斜肌的力量,不過,我們就從這篇西式划船的研究,來分析上半身的動作吧!
肋骨的疲勞性骨折其實在運動界裡面不算少見,不過,還是比需要負重的下肢疲勞性骨折少見,例如,脛骨,腓骨或者第五蹠骨的疲勞性骨折都比肋骨還要常見,不過,因為網球選手納達爾前一陣子突然因為肋骨疲勞性骨裂退賽,這個運動傷害突然有點名氣起來,然而,除了網球之外,高爾夫球,標槍,又或者划船選手都屬於肋骨疲勞性骨折的高風險族群。
以划船運動來說,肋骨疲勞性骨裂發生的機率是6.1-12%,其實也不算低,大約是10-20個划船運動員裡面會有一個肋骨疲勞性骨折,影響的因素可以分成以下幾類:
(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
1.肌肉:這個部分是最重要的
*前鋸肌:
前鋸肌從肩胛骨前方連接到第一到第九肋骨,前鋸肌收縮的力量,會直接拉扯肋骨,若收縮的力量太大有可能會導致肋骨骨裂,雖然有這樣的推論,不過,這樣的情況比較可能發生在舉大重量過頭的時候,而不是划船的時候,原因是,划船的時候前鋸肌最活化的時候,是在recover期的末端,在catch前一點點,這個時候阻力是很小的,而且肩胛骨此時是在protraction的位置,前鋸肌這個位置上是無法對肋骨產生太大拉力的,因此,對於划船運動來說,不太可能是因為前鋸肌收縮力量太強,而把肋骨拉斷。
(圖片來源:參考資料2)
前鋸肌不但不是拉斷肋骨的肌肉,反而是保護肋骨的肌肉,怎麼說呢?根據下圖可以發現,當finish時,腹外斜肌收縮最呈現高峰,而此時前鋸肌也開始收縮,這個時候前鋸肌的力量跟腹外斜肌是互相抗衡的(如上圖),是幫助肋骨抵抗腹外斜肌收縮所產生的壓力,因此,訓練前鋸肌能夠保護肋骨,預防肋骨疲勞性骨折的。
(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
*腹肌
因為肋骨是一個封閉的構造,前面跟胸骨,後面跟胸椎相連,因此,腹肌收縮的力量,會傳到整個肋骨上,而根據上圖,腹肌收縮的最大值出現在finish時期,這個時期身體後傾,腹肌處於離心收縮的狀態,此時,腹肌對於肋骨所造成的壓力是非常大的(如下圖),因此,可以說其實腹肌才是帶給肋骨最大壓力的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