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完成了我的工作。」Tucker賽後簡潔回答。他們二人在休士頓一起打了三年多球,Tucker清楚應該如何限制Harden。
「我研究他的習性、喜歡如何搏取犯規、喜歡如何得分,嘗試令他打得艱難。」
他從後場便開始緊迫Harden。他有時施予的身體碰撞,有時把手放到身後避免犯規,場均只被對方搏得0.2次犯規。他也知道Harden傳出皮球後,他可以保持距離,因為Harden的catch and shoot不太靈光。更重要的是,Tucker單防Harden的能力令熱火不必過度使用二人包夾,變相限制了Harden的傳導能力。
Tucker十年NBA生涯中,場均只取得7.1分,但憑藉引以為傲的防守,37歲的他仍然是所有爭標球隊都渴求的拼圖。
「沒有人會在5歲時就說:我要在NBA守住某人。」Tucker說。
「防守不是吸引的任務。你只會想:我要進攻,我要得分。」
但到了某個時刻,他發現他蠻擅長這方面。當他可以守住一些人,他就能成為職業球員。
「沒有人天生便渴望防守。但從競爭的角度看,我喜歡自己在聯盟中的定位。」
「沒有人願意防守他?我來。我會研究錄像,研究對手的習慣,研究所有的細節。」
「我要了解場上的每個對手,我要喊話,我要提醒隊友,我要打得體力化,我要了解比賽。」
「作為稱職的防守球員,你要成為場上最具爭勝心的人。」
Tucker的爭勝心不限於場上,他對於休季公鹿沒有主動留下他這位奪冠功臣一直耿耿於懷:
「看看Andre Iguodala,他回到金州。他曾經離開,渡過不太順利的一段時間,但他終究回去了。」
「我認為每一名球員都希望像他一樣,擁有一個家,一個所有人都喜歡他,隨時歡迎你回去的家。」
「我曾經以為我正在密爾瓦基建立這一切。我喜歡那裡所有的人。密爾瓦基的球迷太棒了,還有去年無與倫比的冠軍旅程,我之前從來沒有想像過密爾瓦基會是這樣子的。」
「但他們(管理層)終究還是不願付奢華稅。他們口裡說有多喜歡你,但就是不願付錢。」
「他們認為可以取代我,而他們確實找了人替代我。」
「即使我在聯盟打滾多年,我仍不禁在想:好的,你們他X的取代我。」
「對於我來說,這不是關於金錢,是關於尊重。他們叫我只管去找其他球隊報價,然後聲稱他們會跟進。」
「聽畢後,我就知道即使我在其他球隊賺更少的錢,我也不要回來。」
因為Tucker認為他們沒有尊重剛協助球隊奪得隊史首冠的球員。
「我馬上跟我的經紀人Andre說,我們要離開了,去哪裡也好。」
最終Tucker以小中產合同,加盟去年被公鹿橫掃出局的熱火。
年輕的Tucker為了在聯盟佔一席位,在防守上下苦功;盛年的Tucker為了幫助球隊拉開禁區空間,練成底角三分球;年屆37歲、仍然渴求尊重的Tucker沒有因為奪得總冠軍而停下腳步,今季他在熱火開拓了新技能。
在火箭和公鹿當了多年的底角三分球專家後,Tucker今年的活躍範圍擴展至球場其他區域,在主打motion offense的熱火擔當更重要的角色。
Adebayo今年缺陣不少比賽,在他不在場時,Tucker填補了他作為內線傳導者的角色。熱火常用post-split戰術,由內線球員(Adebayo或Tucker)在低位拿球,在兩名後衛互相掩護後,尋找出現空切或外圍出手機會的隊友。
熱火也是聯盟最經常使用dribble handoffs的球隊,擁有厚實體型的Tucker是當中最佳的執行者之一,今年他的助攻率為10.6%、助攻/失誤比高達2.63、單場助攻8次,都創下生涯新高。
他不但在快滿37歲時開發了傳導能力,還增加了得分手段:小拋投。即使身高只有6尺5寸,但他在距離籃框3-10尺的出手比率提升至生涯新高25.5%,命中率同樣是生涯新高53.2%,是油漆地帶的得分威脅,也令對手在防守擋拆中不得不阻擋他的roll in,變相讓擋拆持球者和接到Tucker short roll後分球的射手有更好的出手機會。
更多的兩分球出手沒有讓Tucker失去原來的最強武器,儘管今年他的出手僅有45.1%來自三分球,是自2017年加盟火箭以來首次低於65%,但41.5%三分球命中率卻創下生涯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