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純的BOOST科技強勢回歸
自從加盟adidas以來,NBA 頂尖後衛 - James Harden 的簽名鞋款一直都是愛迪達籃球系列的旗艦鞋款。從驚豔全場的Harden Vol. 1開始,Boost科技就是Harden系列的中底科技核心。即便Harden Vol. 4以全長Lightstrike取代Boost、Harden Vol. 5運用Lightstrike搭配Boost,但對許多鞋迷來說,最懷念的還是那Harden Vol. 1、Vol. 2以及Vol. 3那種滿滿Boost能量回饋。

終於,最新的Jarden Vol. 6沒有Lightstike、只有滿滿的Boost材質。沒有過度堅硬的爪形TPU穩定器,只有類似於Harden Vol. 1的八字型穩定設計。即便adidas並沒有正式宣稱Harden Vol. 6與Harden Vol. 1的中底有任何關係,但從可蒐集到的資訊判斷(許多國外網站已經拆解Harden Vol. 6),我相信這推出時間相差六年(2016、2022)的兩雙鞋應該有極高的相似度。


除了中底結構與Hraden Vol. 1相似之外,Harden Vol. 6的外底採用了雙重密度魚骨紋設計。最傳統,也最有效率的外底結構。

除了Boost科技完整回歸,Harden Vol. 6 運用更大體積、更多數量的腳踝填充物,解決許多朋友抱怨的" 愛迪達籃球鞋不跟腳"的問題。




Harden Vol. 6 實戰評測
測試條件:室內木板地 6 小時、室外PU地板 2 小時
穩定輸出的抓地力回來了
穿上Harden Vol. 6第一個印象,就是明顯比前代Harden Vol. 5抓地力好上許多。相對於Harden Vol. 5,Harden Vol. 6的外底魚骨紋路面積擴大許多。增加了接觸面積,也確保了抓地力的相對提升。
再者,Harden Vol. 5的外底相當容易沾黏灰塵,致使抓地力於上場後就會急速下降。在相同的室內場地比較,Harden Vol. 6明顯將此問題改善許多。更讓我意外的是,Harden Vol. 6在室外PU場地的抓地力又比在室內木板地好上一個等級,更可以聽到明顯鞋子與地面的磨擦聲。雖然在測試過程當中,雙密度魚骨紋路設計並沒有給我有很大的實戰差異,但其實也證明了這樣最傳統的紋路、恰恰就是最有效的設計。
相較於Harden Vol. 1很犀利、很急促的抓地力,這次Harden Vol. 6的抓地力較為溫和。但對於在室外場地打球、對抓地力有強烈需求的朋友,Harden Vol. 6依然是雙值得考慮的抓地力怪獸。



最純的Boost科技=“緩震+回彈” 雙保證
回想當初adidas在追求籃球鞋極度輕量化的過程中,中底緩震一直是眾家鞋迷最為詬病的一環。還好,BOOST材質於2013年橫空出世,在首雙Boost跑鞋-ENERGY BOOST帶給大家驚豔沒多久後,adidas隨即於2014年推出Crazy Light Boost(Damian Lillard、林書豪、Ricky Rubio代言)以及NBA史上最年輕MVP、芝加哥公牛隊Derrcik Rose的最新簽名鞋款-D Rose 5,雙雙搭載Boost科技,讓所有人對於adidas籃球鞋系列完全改觀。
從當年Derrick Rose的說法,不難理解當初Boost科技對大家的衝擊:
“我已經穿 Boost 好幾個月,它是我穿過最舒服的科技。
我現在已經無法想像,假如沒有 Boost 在我鞋子裡我該如何打球。”


因此,當James Harden 加入adidas家族後,同樣穿著Crazylight Boost在球場上征戰。推出第一雙個人簽名鞋款Harden Vol. 1時,更豪華地搭載全長BOOST科技。約莫同一時期,還有令我充滿期待的Crazy Explosive。現在回憶起來,當時的adidas Boost籃球鞋確實再次掀起了類似於上個世紀末的"Feet You Wear"系列帶來的那種即將有大事發生前夕的躁動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