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萬丈高樓平地起」,一個職業聯盟的誕生初期,必須由一定數量的元老球隊所組成,並立下深厚基礎,才有往後進行水平或垂直發展的本錢。
參照以下表格,我們可以觀察到台灣目前營運中的三大主流職業聯盟「中華職棒、P+ League 、T1 League」的球隊所在地分布狀況。
三職業聯賽城市分布 | 職業隊數 | 球隊列表 |
臺北市(4) | 3 | 味全龍、台啤英熊、臺北富邦勇士 |
新北市(1) | 3 | 富邦悍將、新北中信特攻、新北國王 |
桃園市(5) | 3 | 樂天桃猿、桃園雲豹、桃園領航猿 |
臺中市(2) | 3 | 中信兄弟、臺中太陽、福爾摩沙台新夢想家 |
臺南市(6) | 2 | 統一獅、台鋼獵鷹 |
高雄市(3) | 3 | 台鋼雄鷹(預計成立)、高雄全家海神、高雄鋼鐵人 |
彰化縣(7) | 1 | 福爾摩沙台新夢想家 |
新竹縣市(8) | 2 | 味全龍、新竹街口攻城獅 |
📝:福爾摩沙台新夢想家為臺中、彰化雙主場;味全龍為新竹、天母雙主場。
📝:括號內為人口數排名。
從地方分級制度的角度上來看,六都直轄市擁有較為豐富的政經資源和潛在球迷市場,因此相對容易雀屏中選,成為職業球團的根據地。
除了台南市之外,其餘五都皆至少擁有三支職業隊,熱門程度可見一斑。
另兩座有職業隊伍駐紮的城市體:彰化縣和新竹縣市也分居台灣區域人口數第7和第8名,僅次於六都,充分展現人口數量之於職業運動的重要性。
回歸正題,那又是哪一座城市最適合成立排球企業化,甚至是職業化時的元老球隊呢?
我的答案是:臺中市。
以下我羅列了六項佐證此項決定的理由,若是對這個議題有興趣,歡迎您繼續看下去,讓我們一同揭開這個排球之都的神秘面紗!
體育活動的高參與度
臺中市貴為六都之一的直轄市,政經地位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其更擁有全台灣第二多的人口數,僅次於新北市,正所謂「人潮就是錢潮」,基礎人口數多寡與職業運動市場大小有著正相關的影響。
另一項統計數據顯示:近三年來,臺中市之規律運動人口達到全市的30%以上,「經常舉辦體育活動」、「吸引度」兩項指標也都位居六都第一,連續六年榮獲體育署所頒發「運動i台灣計畫績效特優城市」之特優獎,便是最佳例證。
順應世界潮流,臺中市也與諸多運動產業進行在地連結,透過冠名支持的方式,推廣職業運動,帶動城市行銷,包含:臺中藍鯨女足、中信兄弟等。
由此可見,培養臺中市民踴躍參與運動,進而擴及到觀賞運動賽事的層面,將「運動」的概念根深蒂固地植入市民的生活之中,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故著重於提升體育運動的參與度,臺中市算是非常成功的案例。

黃金排球產業鏈
「黃金」,顧名思義就是冠軍,廣義來說也可代稱優秀人才的孕育世代。
國內主要的學生排球賽事之中,臺中市在JHVL、HVL可說是大放異彩。
JHVL部分,男子組的潭秀國中,成績穩定居於前五名,110學年度更首度勇奪冠軍,寫下隊史紀錄;女子組則由排球強權雙十國中獨領風騷,近10年來豪取7冠2亞1季的統治級戰績(含1次四連霸),更網羅知名球星「妞妞」羅儀璟擔任教練,搭配優秀的球員陣容,年年登上頒獎台將是指日可待。

HVL部分,豐原高商雄霸一方,曾完成史無前例的七連霸壯舉,儘管109學年度慘遭滑鐵盧,僅獲第四名,但這支常勝軍很快就重振旗鼓,於隔年擊退內湖高工,重奪王座;女子組的東山高中於100學年度正式成軍,經過一年的適應期,第二季就扶搖直上,取下后冠,隊史10年奪得5座冠軍,105-107學年度為巔峰期,達成三連霸,至今仍為女子組歷史上冠軍數排名第二的頂尖強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