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一題隨堂考:2021-22 球季NBA 東、西區冠軍賽中,哪一位球員被迫要防守最多次的擋拆?
是 Bam Adebayo 或 Al Horford這種全能的護框者? 還是 1-5 號全包的 Draymond Green 或 P.J. Tucker?又或是 Marcus Smart、Dorian Finney-Smith這類型的王牌外圍大鎖?
事實上,答案以上皆非。正確的答案可能會讓你大吃一驚: Stephen Curry,他光是在對上達拉斯小牛的這一輪中,就被迫接招擋拆 115 次!(截自西區冠軍賽 Game 4 之後)有趣的是,在例行賽裡,Kevon Looney 在「平均 100 回合遭遇擋拆次數」這欄的數字可是 Curry 的 5 倍、Green 也不遑多讓有 3 倍多;然而季後賽一到,Curry 遭遇到的防守考驗反倒是 Looney 和 Green 兩人加起來的數字。
球員 | 防守擋拆次數 | 平均每百回合 防守擋拆次數 |
---|---|---|
Stephen Curry | 115 | 42.4 |
Al Horford | 101 | 36.3 |
Jordan Poole | 70 | 32.4 |
Bam Adebayo | 66 | 20.1 |
Grant Williams | 65 | 20.1 |
Luka Doncic | 63 | 21.3 |
這對於 Curry 來講其實不是什麼新鮮事,早在過去總冠軍賽對上騎士隊時,他就不斷在防守端被挑出來打點——有時,他在季後賽面對到的擋拆防守,甚至是例行賽的十倍之多。
不過他也不孤單,很可能是未來接班人的隊友 Jordan Poole,在這個系列賽的擋拆防守負擔也是例行賽的 5 倍多,小牛看來真的無所不用其極地為 Luka Doncic 找任何的防守破綻。
不過說到 Doncic,你以為他是獵人,殊不知他自己在防守端也是別人的獵物:在季後賽中,他的掩護防守次數同樣高於例行賽兩倍,而這正是明星後衛在當代 NBA 季後賽的趨勢:球隊指望你在進攻端大殺四方;而你同時還得承受防守端對手的無情痛擊。
NBA 球隊本來就會針對對手弱點加以利用,但當今防守主流「全換防」策略則開啟了這種趨勢的大門。勇士隊從 2014-15 球季開始採用五個位置全部換防的大膽策略,以打出所謂當代的「自由流動」進攻體系,接著,聯盟其他球隊也陸續跟進。從 2013-14 球季「追蹤數據」開始採用後,至今聯盟的換防率已經高了三倍左右。光是到 2017-18 季後賽為止,Curry 遭遇 LeBron James 持球時換防率高達 46%,換成 James Harden 則是 56%,Chris Paul 持球時這數字更升至 62%,原因在於騎士和火箭都深知勇士的防守策略,因此持續將 Curry 點名出來,接著不斷朝其痛打。
不過在數據上,要如何知道進攻端是「故意」挑選防守者,是一項不小的難題。在整個追蹤數據年代中,單一季後賽系列中,防守最多檔拆回合的單一球員是 2020-21 球季的 Joel Embiid (284),當時他面對的是亞特蘭大老鷹,但我們不會說老鷹是刻意「點名」防守能力優異的 Embiid,畢竟他只是剛好最常對位 Clint Capela——Trae Young 的擋拆好搭擋而已。
也因此,我們只能以例行賽和季後賽同一名球員遭遇掩護(擋拆)次數的落差,作為判斷的標的。光以 2020-21 球季為例, Embiid 在面對老鷹的系列賽,平均每百回合遭遇 53 次擋拆,和他在例行賽的 47 次相差並不多——更何況老鷹本來就是一支以擋拆為進攻基調的球隊,所以合理推測這並非針對性的點名戰術。
以上述的方法去檢視追蹤數據年代的所有球員(在系列賽出賽超過 100 分鐘以上),我們可以得出過去 9年以來以下的名單,以及那些最常被挑出來打擊的「獵物」們:果不其然,Curry 遙遙領先群雄,包辦前 3 名以及其他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