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2/06/09

[小劉]NIKE PG6開箱實戰測評

場地:室內木地板/室內水泥地 打法:全場55。無球走位/空手切入/跳投 穿著襪子:Nike NBA Elite Quick grip 評分標準:上10分中上8-9分中5-6分普通4分尚可3分 對podcast有興趣的朋友請搜尋:小劉蝦談

前言

做為NIKE球星正代實戰鞋的代表之一,PG6在上市之前,就已經有不少碟照流出了,PG6的外型也持續了Pg5那樣第一次看到它,覺得不怎麼好看,甚至懷疑是不是跟設計師鬧翻了,豈料後面卻越看越順眼,越看越好看的風格,第一個上市的配色是情人節主題配色,鞋身上那幾隻刺繡的花蝴蝶,加上跟其他配色不同的鞋舌,都是其鞋身外觀突出的點,第一次試穿,就被厚實的鞋舌和包覆驚艷到,以上幾點都深深吸引了這個腦波弱的小劉,不過,讓人比較不解的是,為何情人節配色是選用綠色這種原諒的顏色

請繼續往下閱讀
小劉愛買鞋鞋

場地:室內木地板/室內水泥地
打法:全場55。無球走位/空手切入/跳投
穿著襪子:Nike NBA Elite Quick grip

耐磨—中(6)

這次買的配色,鞋底材質看起來跟5代一樣,在耐磨性上,目前實戰也超過十小時,經歷了室內木地板和灰塵極多的內水泥地後,除後跟的條紋有一點磨損外,小劉認為這裡會磨損是跟後跟稀疏紋路設計有關,其他地方並沒有明顯的磨損,跟新的一樣,也因此在下認為PG6 在室內的耐磨對比上一代來說是沒問題的,室外的話當然也是建議要三思,畢竟pg5室外耐磨的慘案還是擺在前面。

評鑑參考:PG6 ~Pg5

請繼續往下閱讀

防側翻—中上(8)

第一次看到PG6的外觀,映入眼簾的是它鞋身外部,上翻設計的外底,位在中間的是大PG logo,這代在防側翻設計上的心思,是肉眼可見的明顯,厚實的中底,其鋼性也很足夠,在某些角度上,鞋子不易用手扭動,而根據國外拆解影片可以看出6代的中底內部也配有一塊黑色的抗扭片(推薦zach的拆解影片),抗扭上的配置做到了,實戰好幾個小時下來,不論是場上的跑動和防守滑步動作,都沒發生側翻。

抓地力—中上(8)

這次的鞋底紋路設計,如同NIKE官網對鞋子設計所述,充滿圓形的設計元素,比較特別的一個點是它的紋路也有跟pg1相似的紋路,pg1優秀的實戰性能,人盡皆知,而PG6的鞋底紋路相比於上一代是稀疏了不少,但它的抓地力卻可以輕鬆適應不同的場地,就算是在那種打完球鞋底直接黑掉、灰塵很多的場地,也絲毫不受影響,做側向的動作也沒遇到打滑的狀況。一樣的XDR外底材質,抓地力跟上一代相比的話,在下認為因為鞋底紋路的關係,PG6 略遜一籌。

請繼續往下閱讀

評鑑參考 PG5>PG6

小劉愛買鞋鞋
小劉愛買鞋鞋

包覆—中(7)

第一次到鞋店試穿的時候,就被PG6的包覆性驚豔到了,印象非常深刻,這雙鞋的包覆性不同於Kyrie s2的捕蠅草那樣死死的包住你的腳,而是透過非常厚實的鞋舌和後跟填充,以及鞋靴內襪套的設計來進行包覆,穿起來非常的舒服,就像冬天你穿著一件材質輕盈的羽絨外套一樣,而S2的包覆就好像和服一樣,一次穿好幾件還包得緊緊的。相比於PG5的包覆,PG6的包覆是一大進步,厚實鞋舌和後跟填充都比PG5有所提升,當然,前掌的鞋面使用的材質依樣較為輕薄,因此兩雙的前掌包覆仍然有待加強,大體重的鞋友給我的反應,大多認為對於大體中的包覆需求不夠,需要再加強。

中底腳感與緩震—中上(8)

PG6採用了全掌react中底,早已是這雙鞋上市之前,討論得沸沸揚揚的熱門話題,在鞋底設計上,外底並沒有完全包裹整個中底,球鞋內側即可清楚看到react中底,上一代pg5採用的是全掌air strobel中底,其腳感過軟,也是比較讓人詬病的地方,而這次6代的腳感一改上一代的缺點,取而代之的是react扎實且回彈的腳感,第一次實戰下來的感受,完全可以說是很驚喜,若要拿一雙鞋來比較的話,小劉認為有點類似puma clyde all pro的中底發泡材質,但是在實戰上,更推薦PG6。至於大家最常拿來比較的HYPERDUNK 2017,根據球友的比較實戰回饋,提出兩雙鞋的react中底調性不同,PG6的偏向慢跑鞋,中底回彈的感覺還比不上2017。

結語

球鞋整體評分—中(7)

小劉愛買鞋鞋

PG6一樣承襲了平價、好穿的優勢,從1代到6代,都維持了較低的重心、輕薄的鞋身,這次的react中底可以說是這雙鞋的一大特色,目前網路上的價格也都維持2千到3千左右不等,可以說是不用等到近outlet,當季就能購買來實戰又不心疼的好鞋。

對podcast有興趣的朋友請搜尋:小劉蝦談https://open.firstory.me/user/liupinxd

 

 

 

請繼續往下閱讀

標籤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