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2/06/13

少年遊!談那些高中棄學生與他們參與塑造的NBA:前KG時代的Prep-To-Pro(下)

Mel Davis說當他看到Willoubhbyy在高中時期的比賽畫面,他驚嘆於Willoughby能做到的事,他認為他真的是一個超前於其所屬時代的球員,然而就如同歷史上其他許多「超越時代」的人物的宿命,等在他們前方的,往往是空無一人的寂寥。

作者:Alonetogether

前篇回顧

少年遊!談那些高中棄學生與他們參與塑造的NBA:序曲

請繼續往下閱讀

少年遊!談那些高中棄學生與他們參與塑造的NBA:前KG時代的Prep-To-Pro(上)

少年遊!談那些高中棄學生與他們參與塑造的NBA:前KG時代的Prep-To-Pro(中)

長期觀察NBA高中棄學生表現的作家Jonathan Abrams,他寫到在Willoughby被幾位NBA總教練「放逐」之後,仍參加了幾次其他球隊的測試會,然而卻遲遲沒有好結果,一天過一天,一周過一周,漸漸轉變成一年過一年……這位曾經躍躍欲試想要在NBA裡闖出名堂的Prep-To-Pro,卻草草地在28歲就離開戰場了!然而Willoughby退休後的生活也不輕鬆,他的經紀人因濫用Willoughby的存款而被一狀告上法院(球員時期,他的經紀人每個月固定給他1000塊美金當生活費,其他財產則交由經紀人保管),雖然最由Willoughby贏下了官司(經紀人需賠償110萬美金),但卻因為經紀人申請破產,導致大部分的賠償金也跟著流走,Bill Willoughby失去了他的房子,只得搬回去跟自己的父母住。自此他成了一個象徵或者例子,用來說明Prep-To-Pro政策的各項缺點,他在高中生裡面像個大人,但在NBA的成人世界裡卻還只是個小孩,亞特蘭大老鷹隊看到了Willoughby的天賦與潛能,但卻沒有注意到他身體與心理那雙重的不穩定性。而在經過多年之後,在朋友與NBA退休球員協會的協助下,Willoughby重返大學校園,並在44歲時拿到了大學(Fairleigh Dickinson University)文憑,據說當他得知大學開學典禮的場地是大陸航空球場時,他忍不住哭了出來,因為那裡正是他1984年打完自己最後一場NBA比賽的地方!Bill Willoughby說自己當初選擇了籃球而非大學教育,他把大合約看得比教育還重要,過了不久他便發現人生可是要比金錢還要重要多了,而球場上的成功,畢竟只是人生中的一小段時光罷了。NBA退休球員協會當時的執行總監Mel Davis還記得Willoughby前來尋求協助的時候,他已經38歲,身無分文,只靠著兼職工作維生,他非常害羞,他甚至不敢直視Mel Davis的眼睛,但他現在已經重獲新生,他有了文憑,他也有了自信……

請繼續往下閱讀

 

他曾經被視為像是Magic Johnson那款的高大靈活控衛,也曾被當成宛如Dominique Wilkins那般可在高空進行猛烈轟炸的得分猛獸,當然他也可以是Kevin Garnett、Kobe Bryant或者Tracy McGrady!當時很多人都告訴他進大學打球是浪費時間,他是特別的,他是與眾不同的,他身後是一大串自己所創下的紐澤西高中籃球紀錄,而他眼前則是NBA球隊所端出來的白花花鈔票。他該怎麼選擇?他是要去大學自助餐廳吃便宜的學生餐,整天追逐女孩,還是要收下65萬美金,還後去NBA賽場上征戰呢?當時這兩個選擇對Bill Willoughby來講並不會太難決定。只不過,選擇Prep-To-Pro加入NBA的結果卻是災難一場,在8個球季裡面,他僅僅只有42場先發出賽,最高的球季平均得分也不過7.8分,不過若就Willoughby自己的看法,他會認為人們就只是把他當成想要跳過大學去賺快錢的高中生而已,球隊從來不把他當成一回事,也從來不讓他打自己擅長的球!而自Kevin Garnett在1995年所開啟的另一波Prep-To-Pro浪潮起,Bill Willoughby會遇到一些想在選秀會上大展身手的高中棄學生,他總會告訴他們自己的故事,那些被教練誤解的時刻,那些在比賽途中無數寂寞又空虛的夜晚,以及自己破產的悲劇……他告訴他們人生中那些沒有預期到的事,他甚至還給那些高中生們建議,若有實力,你們可以直接進入NBA,但別忘了要一邊修習大學的課程!

 

請繼續往下閱讀

Mel Davis說當他看到Willoubhbyy在高中時期的比賽畫面,他驚嘆於Willoughby能做到的事,他認為他真的是一個超前於其所屬時代的球員,然而就如同歷史上其他許多「超越時代」的人物的宿命,等在他們前方的,往往是空無一人的寂寥。Bill Willoughby願意對新一代的高中棄學生這樣講,可能因為這是他唯一能做到的事吧?畢竟,Willoughby所能提供的,不是球技,也不是NBA的赫赫戰功,而是一段刻骨銘心的親身體驗呀……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