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當年興農牛的第一指名:林晨樺
說到林晨樺這個名字,喜歡棒球的觀眾對他應該不陌生,在當時除了外表長得帥之外,更讓人摸不著頭緒的是他投球姿勢,像是低肩側投但又沒有那麼低,有時又有點側投味道,到底是從哪邊投出來的球已經不那麼重要了,因為球總是會亂竄,讓打者難以掌握,再加上當時不算太慢的球速,確實困擾很多打者。
而在他的棒球生涯中,與旅外生涯差肩而過,不知道是福還是禍?錯過了旅美的機會,卻獲得當時興農的第一指名與400萬的簽約金,沒有人能夠回答到底哪一個選擇比較好;這個概念大概就跟當時的「阿甘」蔡仲南一樣吧!因為當兵而錯失旅日的機會,爾後獲得當時興農牛的第一指名與600萬的簽約金,卻也因傷而大起大落的棒球人生(P.S. 怎麼都是興農牛的選秀狀元啊!一切都只是巧合而已啦!)。
林晨樺也有點類似這樣的際遇,從球隊的第一指名,到轉換東家到義大犀牛獲得當年的勝投王、最佳十人投手獎,從這樣的大起,再到後來找不到好球帶,以及在球隊上的定位問題,一直讓這位當年的選秀狀元找不到屬於自己的位置,而被迫於2021年被球隊宣告戰力外選手,當時很多球迷期待著當時剛成軍的味全龍可以吸收他,包括我自己也是這樣認為,透過轉隊來延續他的職棒生涯,但是卻事與願違,走入業餘棒球隊的林晨樺,仍然有著職棒夢,認為自己的職棒路還沒有走完,持續對於自己不停地訓練著,期望這一次的測試機會能夠讓他再一次登上職棒的投手丘。

2.Youtuber豹子腿:方昶詠
聊到方昶詠這位選手,其實對他在統一獅的印象並不深,只知道他的守備範圍還不錯、腳程快、長得帥,大概是屬於這種三拍子的選手,對他的打擊實力就沒有很有印象;反而是他退休後轉戰自媒體,成為一位還不錯的Youtuber,對於他的頻道內容還真的是讚譽有加,有包含選手的訓練方式、科學性的訓練實驗、對於各隊的戰力分析、回饋地方基層棒球學校的心聲等等,內容豐富不單調,也能夠抓到年輕人喜歡的笑點,所以看他的影片並不會覺得無聊想拉快轉。
等等,今天不是要評論他的自媒體,今天是要聊他想挑戰再次回到職棒戰場,其實從他決定要報名測試時,他就有做了一支影片,關於他自己測試體能與評估的影片,當下看完了還蠻感動的,完全沒有偶像包袱,忠於原味的呈現,更打破了外界認為Youtuber只出一張嘴的偏見,他用他自己來展現想成為一位職業運動選手所需要克服與挑戰的體能標準,真的讓人感覺到他對於測試絕對不是說說而已。
而他也發揮了屬於媒體人的社會責任,用自己的努力去告訴別人,為了夢想所要付出的代價有多少,所以不管他最後能不能被選上,其實筆者個人認為,他已經成功了!為了自己的夢想而前進的人,就是成功者!說不定可以成為Youtuber轉戰職棒的第一人(當然還有很多職業轉戰職棒的案例,有小學老師的,有維修工人的,還有賣牛肉麵的轉戰美國職棒的呢!自然也就見怪不怪囉~~)

3.40歲不服輸的夢想:郭岱琦
講到郭岱琦,對於他的印象就比較深一點,畢竟他待在統一獅超過了十年以上的經驗,並且也算是統一獅隊當時能夠奪冠的重要功臣之一,再加上是位左打的重砲手,自然對於許多球迷來說,是記憶比較深刻的選手,特別是2007年與2013年的總冠軍戰,也如願穿上世界棒球經典賽的中華隊制服。
但是對於一位職業選手來說,年齡真的是一大挑戰與考驗,除了生理機能的衰退和能力值得退化外,像郭岱琦這種征戰多年的來說,除了經驗價值之外,也伴隨著一身的傷痛,能夠撐多久對於球團來說,真的是非常傷腦筋的一件事情,特別是在2011年時因為撲接一顆界外球而造成肩關節唇撕裂傷,當時他選擇不開刀的方式繼續拚戰,雖然以當時的結果來看,似乎是選對了,但是以綜觀分析來看,也許對於這次的海選來說,會是個傷害。無論如何,就像郭岱琦接受訪問時所說的,拚這一次,是為了給自己的孩子做榜樣,示範一次追逐夢想的背影,無疑的是給自己也給未來一個實現夢想的可能性,加油了,這位昔日的左打重砲手。
ne800156
我比較好奇這25位具有職棒經驗的球員都已經拿到離隊證明成為自由球員,可以跟任何球隊簽約,不需要也不能參加選秀吧? 為何需要參加這種結果是推薦參加選秀的測試會? 如果是戰力外測試後直接跟台鋼簽約,那最好還是要分開兩種測試會吧…
夢想的艾瑞克
是的,所以他們參加的應該是新成軍的台鋼英雄的測試會,作為他們球隊的基本選手成員,所以來參加的選手都必須是沒有職棒球隊合約的自由球員,而之後也會再參加中華職棒聯盟所辦理的選秀會,新成立的球會好像會有比較優先的選秀權,就跟當年的味全龍一樣,可以優先拿下王維中。所以他們參加的是球團自己辦理的測試會,而不是官辦的選秀喔!這是我個人理解的部分,如果有更清楚的大大再請補充,感恩啦~~~
ne800156
謝謝指教。的確兩種測試會(新人推薦/戰力外測試)辦在一起是比較合理的推測,但從見諸媒體的消息和台鋼測試簡章上的資訊(包括有些前職業球員在粉絲頁貼的報名資訊),通過測試的結果就只是拿到參加選秀的球團推薦。加上前幾天林振賢針對過了巔峰期的前職業球員也說過:不要推薦了又給人家傷害……之類的評價,感覺最好的結果就是拿到台鋼的推薦函而已,但對於已是自由球員身份的前職業球員根本不必要啊。
大艦巨砲主義萬歲!
寫得很好,林晨樺那邊真的是很有感覺,他丟過15勝以後,就一直覺得「他還有點機會啊,怎麼不多用一點」,然後就「咦,沒得打了?」,就感覺很可惜。
小小提醒一下,有兩個錯字喔,「東家」「包括」,大概是寫到情緒太高漲了沒發現吧?
夢想的艾瑞克
非常感謝大大的鼓勵,還有細心的糾錯,真的是寫到很希望直接看到名單公告啊~~~好想開獎的概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