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2/06/13

從羅德曼開始-NBA 聯盟刺青文化的演變(上)

羅德曼還記得他的第一個紋身,那是 1980 年代,女兒艾莉西亞(Alexis)降臨世界,他將對女兒的感情放在左肩,技巧性的用球衣遮住。還記得刺青在 1990 年代中期成為問題,聯盟聯繫上羅德曼,請他到紐約的聯盟辦是大樓召開會議,主席史騰(David Stern)希望他不要再有更多刺青。 「好吧!」羅德曼回答,但內心可不這麼想,回到聖安東尼奧的第一件事就是幫身體做更多彩繪。

作者:sam32171
Photo:David J. Phillip / Associated Press

想到 NBA 史上最吸引目光的選手,不少人第一直覺會是「小蟲」羅德曼(Dennis Rodman),在選手身體無過多裝飾的時代,彩色頭髮、滿身刺青宛如聯盟異類。

羅德曼還記得他的第一個紋身,那是 1980 年代,女兒艾莉西亞(Alexis)降臨世界,他將對女兒的感情放在左肩,技巧性的用球衣遮住。還記得刺青在 1990 年代中期成為問題,聯盟聯繫上羅德曼,請他到紐約的聯盟辦是大樓召開會議,主席史騰(David Stern)希望他不要再有更多刺青。 「好吧!」羅德曼回答,但內心可不這麼想,回到聖安東尼奧的第一件事就是幫身體做更多彩繪。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想擺脫當時體育界帶給我單調、喧囂、虛偽的感覺,我要帶來改變。 」

從羅德曼開始改變,聯盟刺青人數逐年上升,根據網路媒體《Andscape》統計,本賽季 618 名選手中,有 341 位身上擁有刺青,佔聯盟 55%。甚至如球衣、球鞋,社群媒體上還有專門收集球員刺青的帳號,@InkedNBA 在 Instagram 上擁有超過十五萬追隨者。

Photo:Tom DiPace / AP

1990 年代:反叛者
 

討論羅德曼之前,我們得先聊聊 「倫敦龐克」。1970 年代,英國在柴契爾政府之下失業率攀高,在政治與經濟不穩定下,人民開始感到無助,進而從無助轉成憤怒。年輕人的憤怒在音樂上爆發,衝擊樂團(The Clash)與性手槍(The Sex Pistols)成為人民發洩的聲音,五顏六色的莫霍克髮型、各種穿孔與裝容成為龐克文化不可或缺的元素。

羅德曼迷戀龐克文化中的七彩髮色與奇裝異服,更重要的是他深受刺青吸引:「這就像是每日工事,去刺青、做怪髮型、化妝、穿褲衣服」。羅德曼的刺青隨著時間推移而增加,第一個無法被球衣遮掩的刺青是右手二頭肌上的哈雷機車,下面刺有一個帶著玫瑰刺的十字架,寫上"Live To Ride”/“Ride To Live"。不久之後,他又在摩托車上增加"Mi Vida Loca(我的瘋狂生活)"字樣,並在左肩上添加一隻跳躍的海豚。直到 1993 年,他身上已有多達十一個刺青,且不斷更換髮色。

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果說聖安東尼奧時期的羅德曼是剛踏入刺青世界的菜鳥,那轉隊到芝加哥公牛後的他說是刺青成癮。在他記憶中,1996 至 1998 年,造訪刺青店成為他生活中的必備行程,他幾乎每週都增添新的刺青,體積不大,但數量眾多。1996 年,成名的羅德曼成為商人們的目標,身上的刺青成為一家袖套公司的產品,雙方因此告上法庭,最終雙方達成和解。現在,羅德曼為自己的刺青圖樣申請專利,如果想購買與他刺青圖案相關的商品,可以到這位名人堂選手的官網選購。

韋布(Steve Wiebe)是體育界眾所皆知的刺青師,許多運動員如杜蘭特(Kevin Durant)、里拉德(Damian Lillard)、泰坦(Jayson Tatum)等明星球員都是他的客戶。韋布評價羅德曼的刺青並不建議參考,卻完美符合 「小蟲」獨特的氣質,無須任何媒體採訪來自我介紹,用刺青就能有效地向世界展現個性。刺青不僅成為羅德曼的註冊商標,也成為他的商品之一。1997 年鞋子品牌「Converse」為他推出專屬鞋款,鞋側邊有著他左肩上的太陽紋,左手上的部落刺青融合進鞋底紋路。

Photo:Converse "As Rodman"

根據猶他州《Deseret News》估算,當 1998 年羅德曼離開公牛時,聯盟 130 位球員中有 250 個可見刺青,他就佔總數 5%。並非每一個球員的刺青都很美觀,像是爵士前鋒佛斯特(Greg Foster),他是聯盟最早開始刺青的選手之一。佛斯特曾是高中明星球員,當時隊友們都戲稱他「鮑伊(Bowie)」,因為他長得像在 「籃球之神」喬丹(Michael Jordan)前被選上的鮑伊(Sam Bowie)。佛斯特算是非常早熟,早在進入聯盟前六年就將這綽號刺在左二頭肌的位置,回顧這個刺青,他後悔身上刺了個奇怪的名字,他也以此借鏡,十三年的職業生涯未再增添刺青。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